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空气悬架简介 | 第12-15页 |
1.2.1 电控空气悬架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2 提升轴技术介绍 | 第13-15页 |
1.3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1 空气弹簧特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ECAS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7-21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牵引车ECAS系统功能匹配 | 第21-35页 |
2.1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介绍 | 第21-23页 |
2.1.1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组成 | 第21-22页 |
2.1.2 6×2型半挂牵引车ECAS系统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2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功能介绍 | 第23-30页 |
2.2.1 ECAS系统基本功能 | 第24-26页 |
2.2.2 提升轴控制功能介绍 | 第26-29页 |
2.2.3 牵引车ECAS系统的优势 | 第29-30页 |
2.3 6×2型牵引车ECAS系统功能匹配和载荷分配计算 | 第30-33页 |
2.3.1 6×2型牵引车ECAS系统功能方案确定 | 第30-31页 |
2.3.2 基于驱动最优控制的轴荷分配计算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牵引车空气悬架整车联合仿真模型建立 | 第35-47页 |
3.1 空气弹簧充放气模型建立 | 第35-40页 |
3.1.1 空气弹簧介绍 | 第35页 |
3.1.2 空气弹簧参数匹配 | 第35-38页 |
3.1.3 空气弹簧充放气数学模型建立 | 第38-40页 |
3.2 牵引车空气悬架整车模型建立 | 第40-42页 |
3.2.1 TruckSim软件简介 | 第40页 |
3.2.2 联合仿真的目的及意义 | 第40-41页 |
3.2.3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3.3 整车联合仿真模型平顺性仿真分析 | 第42-45页 |
3.3.1 路面模型建立 | 第42-44页 |
3.3.2 整车模型平顺性仿真分析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牵引车电控空气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 第47-63页 |
4.1 基于滑模控制的整车目标高度跟踪控制研究 | 第47-55页 |
4.1.1 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 | 第47-48页 |
4.1.2 滑模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 第48-52页 |
4.1.3 整车姿态平衡控制研究与仿真 | 第52-55页 |
4.2 车身高度切换及高度保持控制策略研究 | 第55-57页 |
4.2.1 车身高度切换控制策略研究 | 第55-56页 |
4.2.2 车身高度保持调节控制研究 | 第56-57页 |
4.3 提升轴控制策略研究 | 第57-61页 |
4.3.1 驱动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 第58-60页 |
4.3.2 驱动辅助控制策略研究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ECAS控制器开发和硬件在环实验台搭建 | 第63-89页 |
5.1 ECAS控制器开发 | 第63-78页 |
5.1.1 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第64-67页 |
5.1.2 控制器软件程序设计 | 第67-78页 |
5.2 实验台设计方案 | 第78-81页 |
5.2.1 实验台整体框架 | 第78-80页 |
5.2.2 实验台功能 | 第80-81页 |
5.3 实验台组成 | 第81-83页 |
5.3.1 硬件部分 | 第81-82页 |
5.3.2 软件部分 | 第82-83页 |
5.4 实验台实验 | 第83-8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9-9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9-9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