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锦州市市区三所学校的调查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导言第12-20页
    (一)选题依据第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7页
        1.国外相关研究第13-14页
        2.国内相关研究第14-17页
    (三)研究方法第17-18页
        1.文献研究法第17页
        2.问卷调查法第17-18页
        3.访谈法第18页
        4.案例研究法第18页
    (四)研究意义第18页
        1.理论意义第18页
        2.实践意义第18页
    (五)小学主题班会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1.班会第18-19页
        2.主题班会第19页
        3.小学主题班会第19-20页
一、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现状调查第20-32页
    (一)调查目的第20页
    (二)调查内容的设计第20-21页
        1.调查问卷的设计第20-21页
        2.访谈提纲的设计第21页
    (三)调查对象第21-22页
        1.问卷对象第21-22页
        2.访谈对象第22页
    (四)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现状的结果分析第22-32页
        1.小学主题班会设计情况第22-25页
        2.小学主题班会实施情况第25-30页
        3.小学主题班会实施效果第30-32页
二、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存在的问题第32-35页
    (一)小学主题班会设计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1.设计的主体多为教师第32页
        2.主题班会的形式单调第32页
        3.主题班会内容脱离生活第32-33页
    (二)小学主题班会实施存在的问题第33-35页
        1.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第33页
        2.主题班会开展的手段单一第33页
        3.主题班会的场所较为固定第33-34页
        4.学生对于主题班会体验不深刻第34页
        5.主题班会次数未能得到保障第34-35页
三、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5-39页
    (一)班主任教育观念落后第35-37页
        1.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第35页
        2.教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第35-36页
        3.教师的总结反思意识欠缺第36-37页
    (二)班主任专业技能薄弱第37-38页
        1.教师组织班会能力较低第37页
        2.教师相关知识储备较少第37-38页
    (三)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第38-39页
四、小学主题班会优化设计与实施的对策第39-48页
    (一)转变班主任教育观念,促使小学生从"观众"走向"演员"第39-41页
        1.师生共同参与主题班会活动第39页
        2.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第39-40页
        3.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育目的第40-41页
    (二)提升班主任自身专业素养,使主题班会的质量得到保证第41-45页
        1.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呈现优质的主题班会第41-42页
        2.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精创多样的主题班会第42-44页
        3.善于借助外部的力量,展现丰富的主题班会第44-45页
        4.巩固反馈活动的成果,展示有效的主题班会第45页
    (三)学校应给予支持及鼓励,使主题班会开展规范第45-48页
        1.制订相关的计划,保证主题班会开展次数的合理性第45-46页
        2.给予专业的指导,深化班主任设计与实施主题班会的能力第46页
        3.建立监督的机制,提升主题班会开展的质量第46页
        4.创新评比的模式,激发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的动力第46-48页
结束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1第51-53页
附录2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以大连某城乡结合部小学为例
下一篇:小学第二学段计算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锦州市三所小学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