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PPP模式与VFM评价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2 综合管廊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PPP模式的概念及VFM评价过程 | 第19-23页 |
2.1 PPP的概念 | 第19-20页 |
2.1.1 PPP模式 | 第19页 |
2.1.2 PPP模式分类 | 第19-20页 |
2.2 VFM评价过程 | 第20-21页 |
2.2.1 VFM的概念 | 第20页 |
2.2.2 VFM的评价流程 | 第20-21页 |
2.3 影响VFM评价的因素 | 第21-23页 |
第3章 地下综合管廊项目VFM定性评价 | 第23-30页 |
3.1 VFM定性评价整体思路 | 第23页 |
3.2 定性评价分析的相关依据 | 第23-24页 |
3.2.1 国内的相关政策依据 | 第23-24页 |
3.2.2 项目资料依据 | 第24页 |
3.3 VFM定性评价主要流程 | 第24-25页 |
3.4 VFM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5-29页 |
3.4.1 基本指标 | 第25-26页 |
3.4.2 附加指标 | 第26页 |
3.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6-29页 |
3.4.4 评分标准 | 第29页 |
3.5 定性评价分析结论 | 第29-30页 |
第4章 地下综合管廊项目VFM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0-38页 |
4.1 VFM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 | 第30-31页 |
4.2 VFM评价中PSC值与PPP值的确定 | 第31-38页 |
4.2.1 PSC值的量化与计算 | 第31-36页 |
4.2.2 PPP值的量化与计算 | 第36-38页 |
第5章 基于VFM评价的案例应用分析——以某综合管廊项目为例 | 第38-53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38-39页 |
5.2 VFM定性评价分析 | 第39-43页 |
5.2.1 评价指标和权重的确定 | 第39-41页 |
5.2.2 VFM评价总水平的计算 | 第41-43页 |
5.2.3 定性评价结论 | 第43页 |
5.3 VFM定量评价分析 | 第43-53页 |
5.3.1 评价条件的选定 | 第43-44页 |
5.3.2 PSC的确定 | 第44-50页 |
5.3.3 PPP值计算 | 第50-52页 |
5.3.4 VFM定量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52-5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6.2 研究局限 | 第54页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