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2.1 项目融资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2.1.1 项目融资理论 | 第14页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15页 |
2.2 PPP模式概述 | 第15-19页 |
2.2.1 PPP模式项目主体 | 第15-17页 |
2.2.2 PPP模式分类 | 第17-19页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2.3.1 城镇污水处理投融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2.3.2 PPP模式研究 | 第20-22页 |
2.3.3 综合评述 | 第22-23页 |
第3章 南安市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概况 | 第23-33页 |
3.1 项目基本情况 | 第23页 |
3.1.1 项目背景 | 第23页 |
3.1.2 项目建设内容 | 第23页 |
3.2 项目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3.2.1 迫切的项目建设需求 | 第23-24页 |
3.2.2 紧张的建设资金 | 第24页 |
3.2.3 低下的管理运营水平 | 第24页 |
3.3 项目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 | 第24-26页 |
3.3.1 有利的政策支持 | 第24-25页 |
3.3.2 充裕的民间资本 | 第25-26页 |
3.3.3 稳定的现金流 | 第26页 |
3.3.4 透明的收费定价机制 | 第26页 |
3.3.5 成功的实践依据 | 第26页 |
3.4 项目应用PPP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与内容 | 第26-33页 |
3.4.1 项目识别 | 第26-29页 |
3.4.2 项目准备 | 第29-30页 |
3.4.3 项目采购 | 第30-31页 |
3.4.4 项目执行 | 第31-32页 |
3.4.5 项目移交 | 第32-33页 |
第4章 南安市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应用PPP模式方案分析 | 第33-44页 |
4.1 项目实施方案 | 第33-38页 |
4.1.1 股权与管理层结构 | 第33页 |
4.1.2 运作方式 | 第33页 |
4.1.3 权责划分 | 第33-34页 |
4.1.4 回报机制 | 第34-35页 |
4.1.5 定价调整机制 | 第35-37页 |
4.1.6 绩效考核机制 | 第37页 |
4.1.7 监管机制 | 第37-38页 |
4.2 项目风险研究 | 第38-41页 |
4.2.1 风险因素识别 | 第38-39页 |
4.2.2 项目风险分配 | 第39-41页 |
4.2.3 项目风险控制 | 第41页 |
4.3 项目融资结构分析 | 第41-43页 |
4.3.1 项目资本金 | 第42页 |
4.3.2 金融机构贷款 | 第42-43页 |
4.4 项目评价 | 第43-44页 |
4.4.1 不设最低保底水量 | 第43页 |
4.4.2 化整为零推进厂网一体化 | 第43页 |
4.4.3 严格坚持公正科学择优原则 | 第43-44页 |
第5章 PPP项目推进中存在问题对策及启示 | 第44-55页 |
5.1 存在问题 | 第44-46页 |
5.1.1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44页 |
5.1.2 专业人才匮乏 | 第44页 |
5.1.3 项目进度落后 | 第44-45页 |
5.1.4 资金持续稳定性弱 | 第45页 |
5.1.5 “费改税”风险 | 第45-46页 |
5.1.6 政府支付能力风险 | 第46页 |
5.1.7 出水水质要求提高 | 第46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5.2.1 呼吁完善法律法规 | 第46-47页 |
5.2.2 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 第47页 |
5.2.3 加强与各方沟通协调 | 第47页 |
5.2.4 及时制定再融资方案 | 第47-48页 |
5.2.5 公私双方合力对抗“费改税” | 第48页 |
5.2.6 动态评估政府财政承受能力 | 第48页 |
5.2.7 注重专业技术和管理 | 第48页 |
5.2.8 提高风险预警和控制能力 | 第48-49页 |
5.3 对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应用PPP模式的启示 | 第49-55页 |
5.3.1 真实可靠的物有所值评价 | 第49页 |
5.3.2 严格谨慎的筛选社会资本方 | 第49-50页 |
5.3.3 制定完备公允的项目合同 | 第50-53页 |
5.3.4 合理选择PPP模式 | 第53页 |
5.3.5 科学制定PPP融资方案 | 第53-54页 |
5.3.6 规范完善监管体制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56页 |
6.3 未来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