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职业风险 | 第17-18页 |
2.1.1 职业风险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职业风险的类型 | 第17-18页 |
2.2 风险管理 | 第18-21页 |
2.2.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2 风险管理的流程 | 第19-21页 |
第3章 A钢铁公司一线员工职业风险的识别分析 | 第21-31页 |
3.1 A钢铁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21-24页 |
3.1.1 组织架构 | 第21-22页 |
3.1.2 股权结构 | 第22-23页 |
3.1.3 员工结构 | 第23-24页 |
3.2 A钢铁公司一线员工职业风险的调查分析 | 第24-30页 |
3.2.1 一般钢铁企业一线员工的职业风险 | 第24-25页 |
3.2.2 A钢铁企业一线员工职业风险的调查过程 | 第25-26页 |
3.2.3 A钢铁企业一线员工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3.2.4 A钢铁企业一线员工职业风险的调查结果 | 第27-30页 |
3.3 A钢铁公司一线员工职业风险识别的重点领域 | 第30-31页 |
第4章 A钢铁公司一线员工职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1-38页 |
4.1 员工层面的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4.1.1 求简图快有章不循 | 第32页 |
4.1.2 作业前准备不充分 | 第32-33页 |
4.1.3 操作技术不熟练 | 第33页 |
4.2 管理层面的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4.2.1 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 第33-34页 |
4.2.2 风险识别和评估不彻底 | 第34-35页 |
4.2.3 职业健康风险预防不到位 | 第35页 |
4.2.4 职业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35页 |
4.2.5 风险追责制度不明确 | 第35页 |
4.2.6 组织机构不完善 | 第35-36页 |
4.3 其它原因 | 第36-38页 |
4.3.1 设备、技术存在缺陷 | 第36-37页 |
4.3.2 外部环境改变 | 第37-38页 |
第5章 A钢铁企业一线员工职业风险防范策略与实施保障 | 第38-42页 |
5.1 A钢铁一线员工职业风险防范策略 | 第38-40页 |
5.1.1 加强岗位职能培训 | 第38页 |
5.1.2 加强工作环境危害因素监管 | 第38-39页 |
5.1.3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 第39页 |
5.1.4 加强职工心理健康干预 | 第39页 |
5.1.5 加强职工健康管理 | 第39-40页 |
5.2 A钢铁企业一线员工职业风险防范策略的保障措施 | 第40-42页 |
5.2.1 营造全员参与的企业安全和健康管理氛围 | 第40页 |
5.2.2 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 | 第40-41页 |
5.2.3 树立全员风险管理意识 | 第41页 |
5.2.4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 第41-4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6.1 结论 | 第42页 |
6.2 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