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Résumé | 第9-14页 |
常见缩略字母表 | 第14-2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0-4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20-2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4-37页 |
1.2.1 国内研究述评 | 第24-29页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第29-37页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第37-39页 |
1.3.1 研究范围 | 第37-3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1.4 研究问题与方法 | 第39-40页 |
1.4.1 研究问题 | 第3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40-41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分析框架 | 第41-6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41-48页 |
2.1.1 语言规划与政策 | 第41-44页 |
2.1.2 语言取向 | 第44-46页 |
2.1.3 语言实践、语言信仰和语言规划 | 第46-47页 |
2.1.4 八问框架 | 第47-48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48-61页 |
2.2.1 民族与民族主义 | 第48-49页 |
2.2.2 法兰西民族与民族主义 | 第49-52页 |
2.2.3 公民民族主义与族裔民族主义 | 第52-55页 |
2.2.4 雅各宾中央集权意识形态 | 第55-61页 |
第3章 法国法语语言政策—单语制意识形态 | 第61-90页 |
3.1 法语的诞生、发展和稳固 | 第61-65页 |
3.2 法国语言地位规划—法语独尊 | 第65-78页 |
3.2.1 法国大革命—法语发展史的分水岭 | 第65-68页 |
3.2.2 法语地位规划的标志性立法 | 第68-75页 |
3.2.3 法国语言政策组织机构 | 第75-78页 |
3.3 法国语言本体规划—法语纯净化 | 第78-84页 |
3.3.1 法语纯洁化 | 第78-79页 |
3.3.2 法语精细化—丰富法语 | 第79-83页 |
3.3.3 拼写改革 | 第83-84页 |
3.4 法语教育规划 | 第84-88页 |
3.4.1 大革命后到第三共和国前 | 第84-85页 |
3.4.2 第三共和国初等教育改革 | 第85-86页 |
3.4.3 法语教育 | 第86-88页 |
3.5 小结 | 第88-90页 |
第4章 法国地方语言政策—从打压到促进 | 第90-117页 |
4.1 概念界定 | 第90-92页 |
4.1.1 地方语言 | 第91页 |
4.1.2 非本土语言 | 第91-92页 |
4.1.3 少数民族语言 | 第92页 |
4.2 法国地方语言—从压制到促进 | 第92-108页 |
4.2.1 空白期(大革命以前) | 第94-95页 |
4.2.2 打压期(1790-1940) | 第95-96页 |
4.2.3 宽容期(1945-1980) | 第96-97页 |
4.2.4 摇摆不定的促进期—(1980至今) | 第97-103页 |
4.2.5 地方语言的传承和教育 | 第103-108页 |
4.3 法国地方语言与《欧洲少数民族及区域语言宪章》 | 第108-114页 |
4.3.1 准备签署—小心翼翼 | 第108-110页 |
4.3.2 签署《宪章》—有所保留 | 第110-111页 |
4.3.3 批准《宪章》—道阻且长 | 第111-114页 |
4.4 小结 | 第114-117页 |
第5章 法国现代语教育—英语主导下的多语制 | 第117-137页 |
5.1 法国现代语教育体系概述 | 第118-120页 |
5.2 现代语教育改革 | 第120-124页 |
5.3 英语主导下的多语制 | 第124-128页 |
5.3.1 英语主导的多语制 | 第124-127页 |
5.3.2 “英语主导”原因分析 | 第127页 |
5.3.3 英语水平差强人意 | 第127-128页 |
5.4 德语学习—显性的推广与隐性的抗拒 | 第128-132页 |
5.5 地方语言与文化 | 第132-133页 |
5.6 高等教育改革:顺应还是抵抗? | 第133-135页 |
5.7 小结 | 第135-137页 |
第6章 法国对欧盟语言政策—多语制和两门外语 | 第137-162页 |
6.1 法国与欧洲一体化 | 第137-139页 |
6.2 欧盟的多语制战略思想 | 第139-141页 |
6.2.1 欧盟多语制价值观 | 第139-140页 |
6.2.2 欧盟语言制度立法 | 第140-141页 |
6.3 欧盟机构工作语言选择 | 第141-149页 |
6.3.1 法语优势阶段(1951-1973) | 第141页 |
6.3.2 英法竞争阶段(1973-2004) | 第141-146页 |
6.3.3 英语独尊(2004—) | 第146-149页 |
6.4 法国面对欧盟的应对策略 | 第149-158页 |
6.4.1 1995 前:推行法语为欧洲通用语 | 第149-150页 |
6.4.2 1995 后:推行多语制及两门外语 | 第150-158页 |
6.5 小结 | 第158-162页 |
第7章 法语共同体和法国对非洲语言政策 | 第162-182页 |
7.1 法语共同体与法语国家国际组织 | 第162-167页 |
7.1.1 法语国家国际组织 | 第163-165页 |
7.1.2 法语国家国际组织的行动 | 第165-167页 |
7.2 法国与法语共同体 | 第167-172页 |
7.2.1 1960 年代—刻意的疏离 | 第167-169页 |
7.2.2 积极推进期 | 第169-171页 |
7.2.3 新任政府:支持抑或忽视? | 第171-172页 |
7.3 OIF的问题—口号与现实的差距 | 第172-173页 |
7.4 法国对非洲语言政策—促进法语教育 | 第173-179页 |
7.4.1 语言教育—法语+民族语的双语制 | 第176-178页 |
7.4.2 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 第178页 |
7.4.3 法国对非洲语言政策问题 | 第178-179页 |
7.5 小结 | 第179-182页 |
第8章 法国国际语言主张—语言多样性与多语制 | 第182-207页 |
8.1 法国对外语言传播与推广网络 | 第185-187页 |
8.1.1 法语联盟—法国对外教学机构 | 第185-186页 |
8.1.2 法国文化中心 | 第186-187页 |
8.1.3 法国数字化传播 | 第187页 |
8.2 法国在世界各地区的语言推广 | 第187-193页 |
8.2.1 法语在亚洲—有吸引力的语言 | 第188-191页 |
8.2.2 法语在北美—族裔语言 | 第191页 |
8.2.3 法语在拉美和加勒比 | 第191-193页 |
8.2.4 法语在大洋洲 | 第193页 |
8.3 法语与国际组织—语言多样性与多语制 | 第193-204页 |
8.3.1 法语与联合国 | 第194-200页 |
8.3.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文化多样性 | 第200-201页 |
8.3.3 法语与国际奥委会 | 第201-204页 |
8.4 小结 | 第204-207页 |
第9章 结论 | 第207-215页 |
9.1 法国语言政策悖论 | 第208-210页 |
9.2 法国对外语言推广是否成功? | 第210-212页 |
9.3 英国脱欧:机遇与否? | 第212-213页 |
9.4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 第213-215页 |
参考文献 | 第215-235页 |
附录 | 第235-245页 |
附件1《法语使用法》 | 第235-239页 |
附件2 OIF成员国、观察成员国和合作国 | 第239-240页 |
附件3 部分有关地方语言的文本 | 第240-244页 |
附件4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任总统、总理 | 第244-2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