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性能分析与综合论文

基于信息融合和XGBoost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第12-19页
        1.2.1 基于结构动力学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第12-14页
        1.2.2 基于现代信息处理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第14-15页
        1.2.3 基于模式识别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第15-17页
        1.2.4 基于信息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第17-19页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第19-21页
        1.3.1 主要研究工作第19页
        1.3.2 论文内容安排第19-21页
第2章 基于单传感器信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第21-47页
    2.1 Benchmark模型概述第21-24页
    2.2 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特征提取分析第24-34页
        2.2.1 小波变换理论第24-26页
        2.2.2 小波包分析理论第26-28页
        2.2.3 基于小波包节点能量的特征处理方法第28-30页
        2.2.4 实验及分析第30-34页
    2.3 基于单传感器和支持向量机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第34-44页
        2.3.1 支持向量机第34-39页
        2.3.2 基于小波包理论的结构损伤特征提取第39-42页
        2.3.3 实验及分析第42-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第3章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第47-67页
    3.1 基于数据层的结构振动信号融合第47-54页
        3.1.1 互相关函数第47-48页
        3.1.2 基于数据层融合的结构损伤分类算法第48-49页
        3.1.3 基于互相关函数和SVM的结构损伤分类实验第49-54页
    3.2 基于特征层的结构振动信号融合第54-63页
        3.2.1 基于特征层融合的结构损伤分类算法第54-55页
        3.2.2 基于特征融合和SVM的结构损伤分类实验第55-58页
        3.2.3 基于随机森林的特征评估选择方法第58-60页
        3.2.4 基于随机森林特征评估选择和SVM的结构损伤分类实验第60-63页
    3.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实验及对比分析第63-65页
    3.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基于XGBoost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第67-81页
    4.1 XGBoost算法原理第67-73页
        4.1.1 集成学习方法第67-71页
        4.1.2 XGBoost第71-73页
    4.2 基于XGBoost的结构损伤识别算法第73-75页
    4.3 结构损伤分类实验及对比分析第75-80页
        4.3.1 基于特征评估选择和特征层融合的损伤特征提取第75页
        4.3.2 基于XGBoost的结构损伤分类第75-78页
        4.3.3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第78-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5页
    5.1 工作总结第81-82页
    5.2 工作展望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耕读文化的空间载体--乡村耕读馆设计研究
下一篇: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利润影响分析--以YS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