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关于智慧旅游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关于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 | 第15-18页 |
1.3 国内外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 | 第18-20页 |
1.3.1 国外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 | 第18页 |
1.3.2 国内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 | 第18-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述和理论依据 | 第22-30页 |
2.1 智慧旅游相关概述 | 第22-24页 |
2.1.1 智慧旅游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2 智慧旅游框架体系 | 第23-24页 |
2.2 旅游公共服务及其供给相关概述 | 第24-25页 |
2.2.1 公共服务及其供给相关概述 | 第24页 |
2.2.2 旅游公共服务概念界定及其供给概述 | 第24-25页 |
2.3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及其供给相关概述 | 第25-27页 |
2.3.1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及其供给概念界定 | 第25页 |
2.3.2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与传统旅游公共服务的区别 | 第25-26页 |
2.3.3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 第26-27页 |
2.4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相关理论依据 | 第27-29页 |
2.4.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7-28页 |
2.4.2 体验经济理论 | 第28页 |
2.4.3 智慧旅游CAA框架理论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阳江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和问题 | 第30-44页 |
3.1 推进阳江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30-34页 |
3.1.1 推进阳江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3.1.2 推进阳江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可行性 | 第32-34页 |
3.2 阳江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需求及供给现状 | 第34-40页 |
3.2.1 阳江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34-35页 |
3.2.2 阳江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需求现状 | 第35-36页 |
3.2.3 阳江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第36-40页 |
3.3 阳江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3.3.1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数量不足 | 第41页 |
3.3.2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品质不高 | 第41-42页 |
3.3.3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 | 第42页 |
3.3.4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不高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阳江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4-51页 |
4.1 外部原因分析 | 第44-46页 |
4.1.1 经济基础:阳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 | 第44-45页 |
4.1.2 技术门槛:阳江市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较薄弱 | 第45-46页 |
4.1.3 意识理念:公共服务理念更新滞后与政府职能转变面临困境 | 第46页 |
4.2 内部原因分析 | 第46-50页 |
4.2.1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体系建设滞后 | 第46-47页 |
4.2.2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制设置不合理 | 第47页 |
4.2.3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缺乏 | 第47-48页 |
4.2.4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短缺 | 第48-49页 |
4.2.5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领域专业人才缺乏 | 第49-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推进阳江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 第51-67页 |
5.1 确立阳江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总体思路 | 第51-53页 |
5.1.1 实施共建共享理念 | 第51-52页 |
5.1.2 将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纳入阳江建设规划体系 | 第52页 |
5.1.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结构 | 第52-53页 |
5.1.4 进行全市旅游大体制改革 | 第53页 |
5.2 深化阳江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改革 | 第53-59页 |
5.2.1 健全阳江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体系 | 第53-54页 |
5.2.2 深化阳江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 | 第54-55页 |
5.2.3 促进阳江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 | 第55-58页 |
5.2.4 建立阳江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监督问责机制 | 第58-59页 |
5.3 推进阳江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及配套设施的建设 | 第59-65页 |
5.3.1 智慧旅游信息服务与营销平台 | 第60-61页 |
5.3.2 智慧旅游行业监管与公示平台 | 第61-62页 |
5.3.3 智慧旅游政务管理与维护平台 | 第62-63页 |
5.3.4 智慧旅游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 | 第63-64页 |
5.3.5 智慧旅游线上线下融合的配套设施 | 第64-65页 |
5.4 强化阳江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保障措施 | 第65-66页 |
5.4.1 加大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 第65页 |
5.4.2 打造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示范产品 | 第65-66页 |
5.4.3 实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与智慧城市的有效对接 | 第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访谈提纲及访谈情况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