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纯电动客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1 纯电动客车的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纯电动客车的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纯电动客车总布置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1.4.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短后悬纯电动公交客车的总布置方案 | 第15-27页 |
2.1 公交客车总布置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 第15页 |
2.2 柴油公交客车的总布置形式 | 第15-19页 |
2.3 纯电动公交客车的总布置形式 | 第19-23页 |
2.3.1 纯电动公交客车的基本结构 | 第19-21页 |
2.3.2 纯电动公交客车的总布置特点 | 第21-23页 |
2.4 短后悬纯电动公交客车的总布置方案 | 第23-25页 |
2.5 短后悬纯电动公交客车的优点 | 第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短后悬纯电动公交客车的载客容量测试分析 | 第27-40页 |
3.1 线路选择及车辆选择 | 第27-34页 |
3.1.1 试验线路选择 | 第27-28页 |
3.1.2 试验车辆选择 | 第28-34页 |
3.2 纯电动公交客车的载客容量测试方案 | 第34-36页 |
3.3 纯电动公交客车的载客容量测试分析 | 第36-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短后悬纯电动公交客车的能耗经济性测试分析 | 第40-51页 |
4.1 测试车辆的充电模式 | 第40-43页 |
4.2 测试方案 | 第43-44页 |
4.3 纯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评价指标 | 第44-47页 |
4.3.1 续驶里程 | 第44-45页 |
4.3.2 单位里程能量消耗 | 第45-46页 |
4.3.3 百公里综合能耗 | 第46页 |
4.3.4 直流比能耗 | 第46-47页 |
4.4 百公里能量消耗和百人公里能量消耗评价指标 | 第47-48页 |
4.4.1 百公里能量消耗 | 第47-48页 |
4.4.2 百人公里能量消耗 | 第48页 |
4.5 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评价指标 | 第48-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短后悬纯电动公交客车的车身侧倾角测试分析 | 第51-59页 |
5.1 试验方案 | 第51-53页 |
5.2 试验数据处理 | 第53-56页 |
5.3 金龙纯电动公交客车车身侧倾分析 | 第56-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短后悬纯电动公交客车的改进建议 | 第59-65页 |
6.1 降低纯电动公交客车的整备质量 | 第59-61页 |
6.1.1 车身轻量化设计 | 第59-61页 |
6.1.2 适当减轻动力电池重量 | 第61页 |
6.2 优化动力电池的散热系统 | 第61-64页 |
6.2.1 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温度 | 第61-62页 |
6.2.2 金龙纯电动公交客车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采集 | 第62-63页 |
6.2.3 强制风冷散热方案 | 第63-6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