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1 极简主义VI设计的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极简主义VI设计的实际意义 | 第12页 |
1.2.3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极简主义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21页 |
2.1 极简主义的概念 | 第15页 |
2.2 极简主义设计的历史衍变解读 | 第15-17页 |
2.2.1 社会文化背景 | 第15-16页 |
2.2.2 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16-17页 |
2.3 极简主义设计理念的本质特征 | 第17-18页 |
2.4 极简主义在当代设计领域的发展 | 第18-21页 |
2.4.1 严谨的德国极简风格 | 第18页 |
2.4.2 轻松幽默的北欧极简风格 | 第18-19页 |
2.4.3 东方禅意的日本极简风格 | 第19-21页 |
第三章 VI设计的总体概述 | 第21-31页 |
3.1 VI设计的基本定义及其构成 | 第21-24页 |
3.1.1 VI设计的概念整合 | 第21页 |
3.1.2 VI设计的构成系统组织 | 第21-24页 |
3.2 VI设计的基本应用方向探索 | 第24-25页 |
3.3 VI设计在不同地域的发展演变过程 | 第25-31页 |
3.3.1 VI设计在美国兴起、发展以及特点研究 | 第25-26页 |
3.3.2 VI设计在日本的发展及其特点研究 | 第26-27页 |
3.3.3 VI设计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7-31页 |
第四章 极简主义在VI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 第31-45页 |
4.1 VI设计中文字的极简主义表现风格设计 | 第31-35页 |
4.1.1 汉字在VI设计中的使用规律 | 第31-33页 |
4.1.2 拉丁文的简化以及形象提炼设计技巧 | 第33-34页 |
4.1.3 形意合一的文字图形化设计应用 | 第34-35页 |
4.2 少即是多的图形简化设计方法 | 第35-40页 |
4.2.1 图形的简化过程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 第38页 |
4.2.2 极简的图形创意手法应用 | 第38-39页 |
4.2.3 寓意于形的图形语意 | 第39-40页 |
4.3 VI设计中简洁清新的色彩运用 | 第40-43页 |
4.3.1 永恒的经典——黑、白 | 第41页 |
4.3.2 简洁化的色彩关系有助识别和记忆 | 第41-43页 |
4.4 疏密有致的排版 | 第43-45页 |
4.4.1 点线面的巧妙构成 | 第43页 |
4.4.2 适当留白给设计留出“呼吸感”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极简主义VI设计在当代设计中的深远影响 | 第45-51页 |
5.1 极简主义VI设计使工作生活更高效 | 第45页 |
5.2 极简主义的VI设计倡导了环保实用的新型生活理念 | 第45-47页 |
5.3 清新大方的人性化观感带给人们新的视觉习惯 | 第47-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