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8-11页 |
1.2.1 航天器相对状态测量方法 | 第8-10页 |
1.2.1.1 自主测量法 | 第8-9页 |
1.2.1.2 组合测量法 | 第9-10页 |
1.2.2 航天器的相对状态解算方法 | 第10-11页 |
1.2.2.1 点估计法 | 第10页 |
1.2.2.2 卡尔曼滤波法 | 第10-11页 |
1.3 课题的主要工作及论文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航天器相对状态测量方法和系统误差模型 | 第12-28页 |
2.1 相对状态的描述方法 | 第12-16页 |
2.1.1 坐标系的定义 | 第12-13页 |
2.1.2 相对位置的描述方法 | 第13-14页 |
2.1.3 相对姿态的描述方法 | 第14-16页 |
2.2 基于无线电和激光的相对状态测量方法 | 第16-22页 |
2.2.1 无线电测距实现相对距离测量 | 第16-18页 |
2.2.2 激光跟踪测角实现相对指向测量 | 第18-19页 |
2.2.3 基于无线电和激光的组合测量方法 | 第19-22页 |
2.3 相对状态测量系统误差模型研究 | 第22-26页 |
2.3.1 无线电测距系统误差模型 | 第22-25页 |
2.3.1.1 无线电单向测距误差模型 | 第22-24页 |
2.3.1.2 无线电双向测距误差模型 | 第24-25页 |
2.3.2 激光测角系统误差模型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航天器相对状态的状态模型及观测模型的建立 | 第28-37页 |
3.1 航天器相对位置的状态模型 | 第28-34页 |
3.1.1 航天器的受力分析 | 第28-29页 |
3.1.2 相对位置的状态模型 | 第29-34页 |
3.1.2.1 动力学模型 | 第29-32页 |
3.1.2.2 基于轨道根数的运动学模型 | 第32页 |
3.1.2.3 几何运动学模型 | 第32-34页 |
3.2 相对姿态的状态模型 | 第34页 |
3.3 相对状态观测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航天器相对状态解算方法 | 第37-55页 |
4.1 离散卡尔曼滤波 | 第37-39页 |
4.2 卡尔曼滤波观测方程及状态方程的建立 | 第39-42页 |
4.2.1 观测方程的线性化 | 第39-40页 |
4.2.2 状态方程的离散化 | 第40-42页 |
4.3 卡尔曼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 第42-46页 |
4.3.1 初始值的设定方法 | 第42-43页 |
4.3.2 滤波发散的抑制方法 | 第43-45页 |
4.3.3 改进的相对状态解算方法 | 第45-46页 |
4.4 相对位置、相对姿态的联合解算方法 | 第46-47页 |
4.5 仿真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47-53页 |
4.5.1 相对位置解算的仿真 | 第47-52页 |
4.5.2 相对位置、相对姿态联合解算的仿真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相对状态解算仿真系统的设计 | 第55-63页 |
5.1 仿真系统功能 | 第55页 |
5.2 仿真系统结构 | 第55-58页 |
5.2.1 观测数据产生模块 | 第56-57页 |
5.2.2 相对状态解算模块 | 第57页 |
5.2.3 图形显示模块及数据管理模块 | 第57-58页 |
5.3 仿真系统实现环境 | 第58-60页 |
5.3.1 STK软件简介 | 第58页 |
5.3.2 VC++与Matlab接口的实现 | 第58-59页 |
5.3.3 VC++与数据库SQL2000接口的实现 | 第59-60页 |
5.4 仿真系统运行实例 | 第60-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