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3.1 F-22综合热管理系统研究 | 第16-19页 |
1.3.2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研究 | 第19-21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方案需求及工作模式分析 | 第22-29页 |
2.1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2-24页 |
2.1.1 环境控制系统 | 第22-23页 |
2.1.2 辅助动力系统 | 第23页 |
2.1.3 应急动力系统 | 第23-24页 |
2.1.4 小结 | 第24页 |
2.2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2.3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工作模式分析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 第29-42页 |
3.1 国外综合热管理方案分析 | 第29-32页 |
3.2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 第32-33页 |
3.3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工作原理 | 第33-37页 |
3.3.1 发动机起动模式下工作原理 | 第33页 |
3.3.2 辅助动力模式下工作原理 | 第33-34页 |
3.3.3 巡航模式下工作原理 | 第34-35页 |
3.3.4 作战模式下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3.3.5 应急动力模式下工作原理 | 第36-37页 |
3.4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边界划分 | 第37-41页 |
3.4.1 发动机起动模式边界划分 | 第37-38页 |
3.4.2 辅助动力模式边界划分 | 第38-39页 |
3.4.3 巡航模式边界划分 | 第39页 |
3.4.4 作战模式边界划分 | 第39-40页 |
3.4.5 应急动力模式边界划分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仿真平台建立及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 第42-62页 |
4.1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部件模型建立 | 第42-46页 |
4.2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设计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4.3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设计性计算 | 第47-54页 |
4.3.1 设计性计算方法 | 第48-52页 |
4.3.2 设计性计算参数选择 | 第52页 |
4.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2-54页 |
4.4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部件选型 | 第54-55页 |
4.5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校核性计算 | 第55-61页 |
4.5.1 校核性计算方法 | 第55-58页 |
4.5.2 校核性计算校核点确定 | 第58-60页 |
4.5.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0-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性能优化 | 第62-72页 |
5.1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评价体系研究 | 第62-67页 |
5.1.1 基于起飞总质量法的评价体系 | 第62-64页 |
5.1.2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起飞总重量分析 | 第64-67页 |
5.2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优化策略研究 | 第67-70页 |
5.2.1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初步优化策略 | 第67-68页 |
5.2.2 综合一体化热/能量管理系统初步优化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8-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72-73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