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4 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第16-21页 |
2.1 项目组合管理的定义 | 第16-17页 |
2.2 项目、项目群、项目组合之间的关系 | 第17页 |
2.3 项目组合管理的本质 | 第17-18页 |
2.4 项目组合管理的过程 | 第18-19页 |
2.5 国内外项目组合管理研究 | 第19-20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20-21页 |
第三章 A公司的背景资料与新产品研发 | 第21-29页 |
3.1 A公司的背景资料与经营范围 | 第21页 |
3.2 A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特点及研发流程 | 第21-24页 |
3.2.1 A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 | 第21-22页 |
3.2.2 A公司的新产品研发流程 | 第22-24页 |
3.3 A公司中山厂的组织架构 | 第24-26页 |
3.4 A公司新产品研发项目组合管理过程与管理平台 | 第26-28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第四章 A公司新产品研发项目组合优选机制设计 | 第29-43页 |
4.1 优先级排序管理的原因与意义 | 第29页 |
4.2 A公司项目组合的优选管理与问题 | 第29-30页 |
4.3 A公司项目组合优选管理问题改进设计 | 第30-32页 |
4.4 A公司项目组合优选排序管理改进 | 第32-41页 |
4.4.1 通关优选法 | 第32-40页 |
4.4.1.1 通关优选法的过程 | 第32-36页 |
4.4.1.2 通关优选法的评审指标因素 | 第36-39页 |
4.4.1.3 通关优选法的指标评分 | 第39-40页 |
4.4.2 评审优选法 | 第40-41页 |
4.5 A公司项目组合优选排序管理改进的优势分析 | 第41-42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42-43页 |
第五章 A公司新产品研发项目组合管理中的资源管理 | 第43-56页 |
5.1 A公司新产品研发项目组合管理中的问题 | 第43-44页 |
5.2 A公司研发项目组合资源配置管理改进 | 第44-46页 |
5.3 A公司产品研发项目组合管理的资源调配过程优化 | 第46-55页 |
5.3.1 组合内项目的全面识别 | 第46-47页 |
5.3.2 A公司组合内项目的优选排序 | 第47-49页 |
5.3.3 A公司研发项目组合管理的资源分配与调整 | 第49-55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第六章 A公司研发项目组合管理过程风险控制 | 第56-69页 |
6.1 A公司新产品研发项目组合管理中的风险 | 第56-57页 |
6.2 A公司项目组合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问题 | 第57-59页 |
6.3 A公司项目组合风险管理改进 | 第59-67页 |
6.3.1 加强风险的识别管理 | 第59-64页 |
6.3.1.1 组合管理过程法 | 第59-60页 |
6.3.1.2 横向与纵向结合法 | 第60-61页 |
6.3.1.3 WBS与RBS分解法 | 第61-64页 |
6.3.2 应用优选机制评估风险 | 第64-65页 |
6.3.3 明确风险职能部门及责任人 | 第65页 |
6.3.4 在组织内部强化风险的管理流程 | 第65-6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9-71页 |
7.1 论文研究内容总结 | 第69-70页 |
7.2 论文的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