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1 理论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2 实际应用价值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文章框架及结构安排 | 第14-17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9页 |
2.1 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 第17-19页 |
2.1.1 文献检索范围分析 | 第17页 |
2.1.2 相关文献情况分析 | 第17-18页 |
2.1.3 学术趋势分析 | 第18-19页 |
2.2 保修问题 | 第19-23页 |
2.2.1 保修定义 | 第19-20页 |
2.2.2 保修成本问题 | 第20-21页 |
2.2.3 保修定价问题 | 第21-22页 |
2.2.4 保修研究其他方面 | 第22-23页 |
2.3 延保问题 | 第23-24页 |
2.3.1 延保定义 | 第23-24页 |
2.3.2 延保定价问题 | 第24页 |
2.4 二手产品质量改善问题研究 | 第24-25页 |
2.5 已有研究贡献和不足 | 第25-26页 |
2.5.1 主要贡献 | 第25-26页 |
2.5.2 不足之处 | 第26页 |
2.6 已有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第26-29页 |
第3章 考虑质量改善的二手产品一维保修定价策略 | 第29-53页 |
3.1 不考虑质量改善策略的二手产品一维保修定价策略 | 第29-30页 |
3.1.1 问题分析与描述 | 第29页 |
3.1.2 相关符号定义与说明 | 第29-30页 |
3.2 不考虑质量改善的二手产品一维保修定价总利润模型 | 第30-32页 |
3.2.1 产品需求函数 | 第30-31页 |
3.2.2 保修需求函数 | 第31页 |
3.2.3 产品成本函数 | 第31页 |
3.2.4 保修成本函数 | 第31页 |
3.2.5 利润函数 | 第31-32页 |
3.3 考虑质量改善的二手产品一维保修定价策略 | 第32-33页 |
3.3.1 问题分析与描述 | 第32-33页 |
3.3.2 相关符号说明 | 第33页 |
3.4 考虑质量改善的二手产品一维保修定价总利润模型 | 第33-35页 |
3.4.1 产品需求函数 | 第33页 |
3.4.2 保修需求函数 | 第33-34页 |
3.4.3 产品成本函数 | 第34-35页 |
3.4.4 保修成本函数 | 第35页 |
3.4.5 利润函数表达式 | 第35页 |
3.5 模型求解 | 第35-39页 |
3.5.1 存在最优解的条件 | 第35-36页 |
3.5.2 求解最优解 | 第36-37页 |
3.5.3 数值验证 | 第37-39页 |
3.6 模型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3.7 灵敏度分析 | 第41-52页 |
3.7.1 价格敏感系数的灵敏度分析 | 第41-44页 |
3.7.2 剩余使用时间敏感度系数的灵敏度分析 | 第44-47页 |
3.7.3 保修价格敏感度系数的灵敏度分析 | 第47-49页 |
3.7.4 单位质量改善成本的灵敏度分析 | 第49-5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考虑质量改善的二手产品二维保修定价策略 | 第53-67页 |
4.1 考虑质量改善的二手产品二维保修定价问题分析与描述 | 第53-54页 |
4.2 考虑质量改善的二手产品二维保修定价总利润模型 | 第54-59页 |
4.2.1 产品需求函数 | 第54-55页 |
4.2.2 保修需求函数 | 第55页 |
4.2.3 产品成本函数 | 第55页 |
4.2.4 保修成本函数 | 第55-58页 |
4.2.5 利润函数 | 第58-59页 |
4.3 模型求解 | 第59-64页 |
4.3.1 存在最优解的条件 | 第59页 |
4.3.2 求解最优解 | 第59-61页 |
4.3.3 数值验证 | 第61-64页 |
4.4 灵敏度分析 | 第64-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71页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67-68页 |
5.2 本文的研究局限 | 第68页 |
5.3 进一步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