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12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 本文创新与研究价值 | 第14-15页 |
1.4 本文写作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1 审计风险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 第18页 |
2.1.3 企业舞弊三角理论 | 第18-19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9-25页 |
2.2.1 审计风险内涵及审计模型 | 第19-20页 |
2.2.2 关于上市公司IPO审计风险 | 第20-22页 |
2.2.3 创业板市场IPO审计风险 | 第22-23页 |
2.2.4 概括性评论 | 第23-25页 |
3 我国创业板IPO审计风险 | 第25-36页 |
3.1 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历程和特征 | 第25-29页 |
3.1.1 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历程 | 第25页 |
3.1.2 我国创业板市场与境外创业板市场比较 | 第25-26页 |
3.1.3 我国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比较 | 第26-29页 |
3.2 我国创业板市场IPO审计风险之现状 | 第29-33页 |
3.2.1 我国创业板市场IPO审计风险概述 | 第29-31页 |
3.2.2 我国创业板市场IPO审计风险存在的关键领域 | 第31-33页 |
3.3 我国创业板市场IPO审计风险存在问题之成因分析 | 第33-36页 |
3.3.1 创业板市场更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33页 |
3.3.2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性较大 | 第33-34页 |
3.3.3 我国创业板上市制度设计存在问题 | 第34页 |
3.3.4 外部监管不完善和恶劣的审计市场竞争环境 | 第34-36页 |
4 欣泰电气案例分析 | 第36-58页 |
4.1 欣泰电气案例情况介绍 | 第36-40页 |
4.1.1 欣泰电气公司简介 | 第36页 |
4.1.2 欣泰电气退市始末 | 第36-38页 |
4.1.3 欣泰电气处罚结果 | 第38-40页 |
4.2 兴华事务所对欣泰电气财务报表审计风险的识别和具体处理 | 第40-42页 |
4.2.1 应收账款明细账中大量大额异常情况 | 第40-41页 |
4.2.2 应付、预付账款明细账中大量大额异常红字冲销情况 | 第41页 |
4.2.3 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询函未回函的情况未实施替代程序 | 第41-42页 |
4.2.4 银行账户的异常情况 | 第42页 |
4.3 欣泰电气审计风险具体分析 | 第42-50页 |
4.3.1 管理层舞弊风险 | 第42-43页 |
4.3.2 内部控制风险 | 第43-45页 |
4.3.3 持续经营风险 | 第45-47页 |
4.3.4 财务报表检查风险 | 第47-50页 |
4.4 欣泰电气审计风险原因分析 | 第50-54页 |
4.4.1 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方面的原因 | 第50-52页 |
4.4.2 被审单位欣泰电气方面的原因 | 第52-53页 |
4.4.3 外部环境方面 | 第53-54页 |
4.5 避免审计风险的建议和意见 | 第54-58页 |
4.5.1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角度 | 第54-56页 |
4.5.2 被审计单位角度 | 第56-57页 |
4.5.3 外部环境角度 | 第57-58页 |
5 结论 | 第58-60页 |
5.1 案例总结与分析结论 | 第58页 |
5.2 主要创新点与实践启示 | 第58-59页 |
5.3 本文不足之处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