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地方政府决策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导论第9-17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4页
        1.2.1 “风险性”问题研究现状述评第10-12页
        1.2.2 地方政府决策社会稳定风险问题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3 研究现状评析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1.3.3 主要的研究方法第15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第15-17页
第2章 地方政府决策社会稳定风险的相关理论阐释第17-25页
    2.1 “社会稳定风险”的概念界定第17-20页
        2.1.1 “风险”的概念第17-18页
        2.1.2 “风险”的类型与特点第18-19页
        2.1.3 “社会稳定风险”的界定第19-20页
    2.2 地方政府决策的主要内涵第20-22页
        2.2.1 地方政府的内涵界定第20-21页
        2.2.2 地方政府决策的基本概念第21页
        2.2.3 地方政府决策的基本程序第21-22页
    2.3 地方政府决策社会稳定风险的理论分析第22-25页
        2.3.1 地方政府决策社会稳定风险的内在含义第22页
        2.3.2 地方政府决策社会稳定风险的类型第22-23页
        2.3.3 地方政府决策社会稳定风险的特点第23-25页
第3章 地方政府决策社会稳定风险的主要表现及存在的根源分析第25-36页
    3.1 地方政府决策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的主要表现第25-27页
        3.1.1 政策问题的认定出现偏差,导致社会问题恶化第25页
        3.1.2 信息工作不到位,导致决策信息失真第25-26页
        3.1.3 决策论证制度不健全,导致实施方案不可行第26页
        3.1.4 决策听证制度不完善,导致决策有失公平第26-27页
    3.2 地方政府决策社会稳定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第27-36页
        3.2.1 地方政府决策的不确定性第27-29页
        3.2.2 对政府决策目标的把握不够准确第29-32页
        3.2.3 地方政府决策的社会参与的缺位第32-34页
        3.2.4 地方政府决策制度的不足第34-36页
第4章 防范地方政府决策社会稳定风险的措施第36-47页
    4.1 提高地方政府决策的确定性程度第36-37页
        4.1.1 找准地方政府决策的依据第36页
        4.1.2 提高地方政府决策主体的素质第36-37页
        4.1.3 重视先进决策方法在决策方案中的运用第37页
    4.2 建立地方政府决策社会稳定风险的预警体系第37-40页
        4.2.1 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第38页
        4.2.2 决策社会稳定风险预警第38-40页
    4.3 完善地方政府决策的社会参与机制第40-42页
        4.3.1 营造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能力的参与型政治文化第40-41页
        4.3.2 完善制度体系,以保障民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第41页
        4.3.3 拓宽民众在地方政府决策制定中的利益表达渠道第41-42页
    4.4 推进地方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第42-47页
        4.4.1 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第42-43页
        4.4.2 建立政府决策过程的协商民主制度第43-44页
        4.4.3 强化决策的法律制约机制第44-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实证研究--基于云南五所高校的调查
下一篇:非营利组织效能评估研究--以某市红十字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