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及国外发展现状 | 第11-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混合能源电动汽车的分类及构成 | 第16-30页 |
2.1 混合能源电动汽车的特点 | 第16-17页 |
2.2 混合能源电动汽车的分类 | 第17-21页 |
2.2.1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SHEV) | 第17-18页 |
2.2.2 并联式混合能源电动汽车(PHEV) | 第18-19页 |
2.2.3 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SHEV) | 第19-21页 |
2.3 混合能源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 第21-23页 |
2.3.1 电池的充放电技术 | 第21-22页 |
2.3.2 电机驱动技术 | 第22-23页 |
2.3.3 能量管理技术 | 第23页 |
2.3.4 电动汽车的车身和底盘技术 | 第23页 |
2.4 混合能源电动汽车电池驱动系统的构成 | 第23-27页 |
2.5 混合能源电动汽车电池能量管理系统(BMS) | 第27-29页 |
2.5.1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 | 第27-28页 |
2.5.2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 | 第28-29页 |
2.5.3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 | 第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几种常用的电动汽车蓄电池比较 | 第30-43页 |
3.1 电动汽车车用电池简介 | 第30页 |
3.2 蓄电池的参数设计 | 第30-34页 |
3.3 几种常见的电动车蓄电池 | 第34-38页 |
3.3.1 镍氢蓄电池 | 第34-35页 |
3.3.2 铅酸蓄电池 | 第35页 |
3.3.3 锂离子电池 | 第35-36页 |
3.3.4 镍锌蓄电池 | 第36-37页 |
3.3.5 钠硫蓄电池 | 第37页 |
3.3.6 锌空气电池 | 第37页 |
3.3.7 燃料电池 | 第37-38页 |
3.4 几种常用蓄电池使用条件比较 | 第38-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辅助能源系统 | 第43-48页 |
4.1 辅助能源系统的设计 | 第43页 |
4.2 超级电容 | 第43-45页 |
4.3 太阳能电池 | 第45-46页 |
4.4 飞轮储能器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双向 DC/DC 变换器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 | 第48-64页 |
5.1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选择 | 第48页 |
5.2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分类 | 第48-49页 |
5.3 双向半桥 DC/DC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 | 第49-51页 |
5.4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仿真分析 | 第51-57页 |
5.4.1 仿真电路参数设计 | 第51-52页 |
5.4.2 MATLAB/Simulink 简介 | 第52页 |
5.4.3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5.4.4 仿真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54-57页 |
5.5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损耗、效率分析 | 第57-59页 |
5.5.1 开关元件的损耗 | 第57-58页 |
5.5.2 续流二极管的损耗 | 第58页 |
5.5.3 滤波电容的损耗 | 第58页 |
5.5.4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损耗和效率计算 | 第58-59页 |
5.6 变换器的实现 | 第59-63页 |
5.6.1 系统硬件设计 | 第59-62页 |
5.6.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62-6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