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第13-18页 |
1.2.1 生物柴油概述 | 第13-14页 |
1.2.2 生物柴油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1.2.3 生物柴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17-18页 |
1.3 松香及其热裂解反应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1 松香及其深加工产品用途 | 第18-19页 |
1.3.2 松香热裂解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FCC废触媒 | 第20-21页 |
1.5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21-22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FCC废触媒活化改性制备松香热裂解催化剂 | 第23-45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2.2.1 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25页 |
2.2.2 固体酸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25页 |
2.2.3 固体酸催化剂重复使用考察 | 第25页 |
2.2.4 固体酸催化剂的表征 | 第25-27页 |
2.3 单因素实验设计 | 第27-28页 |
2.3.1 酸种类 | 第27页 |
2.3.2 液/固质量比 | 第27-28页 |
2.3.3 酸浓度 | 第28页 |
2.3.4 活化温度 | 第28页 |
2.3.5 活化时间 | 第28页 |
2.3.6 搅拌转速 | 第28页 |
2.3.7 烘干温度 | 第28页 |
2.4 正交实验设计 | 第28-30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0-43页 |
2.5.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30-34页 |
2.5.2 正交实验结果 | 第34-37页 |
2.5.3 固体酸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37页 |
2.5.4 固体酸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 | 第37-38页 |
2.5.5 固体酸催化剂的表征 | 第38-43页 |
2.6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酸改性FCC废触媒催化松香裂解反应研究 | 第45-54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3.2.1 仪器与设备 | 第45-46页 |
3.2.2 实验装置 | 第46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46-47页 |
3.3 单因素实验设计 | 第47-48页 |
3.3.1 FCC催化剂用量 | 第47页 |
3.3.2 反应时间 | 第47页 |
3.3.3 反应温度 | 第47页 |
3.3.4 搅拌转速 | 第47-48页 |
3.3.5 N_2流量 | 第48页 |
3.4 正交试验设计 | 第48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3.5.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48-51页 |
3.5.2 正交实验结果 | 第51-52页 |
3.6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产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54-66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4.2.1 仪器与设备 | 第54-55页 |
4.2.2 原料及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4.3.1 松香原料化学成分分析 | 第56-58页 |
4.3.2 酸改性FCC废触媒催化松香反应产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58-64页 |
4.4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松香基生物柴油及其复配油理化性能研究 | 第66-78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6-68页 |
5.2.1 试剂与仪器 | 第66-67页 |
5.2.2 复配燃料油的复配方法 | 第67-68页 |
5.2.3 松香基生物柴油及复配油的理化性能分析方法 | 第6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8-77页 |
5.3.1 松香基生物柴油(B100)理化性能 | 第68-69页 |
5.3.2 复配油理化性能 | 第69-76页 |
5.3.3 复配油(B5)理化性能分析 | 第76-77页 |
5.4 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