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设计及仿真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集装箱发展迅速 | 第10页 |
1.1.2 我国铁路集装箱现状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2 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系统分析 | 第18-26页 |
2.1 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系统概述及功能 | 第18页 |
2.2 平面布置 | 第18-21页 |
2.3 设备设施 | 第21-22页 |
2.3.1 装卸机械的选择 | 第21-22页 |
2.3.2 线路堆场 | 第22页 |
2.4 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作业流程与调度原则 | 第22-26页 |
2.4.1 调度原则 | 第22-23页 |
2.4.2 作业流程 | 第23-26页 |
3 建立 Petri 网模型 | 第26-38页 |
3.1 离散随机事件 | 第26-27页 |
3.2 随机 Petri 网理论 | 第27-28页 |
3.3 逻辑模型 | 第28-38页 |
3.3.1 集装箱列车到达子系统 | 第28-29页 |
3.3.2 大门作业子系统及堆场作业过程 | 第29-32页 |
3.3.3 集装箱列车装卸线作业、发运子系统 | 第32-34页 |
3.3.4 内卡取箱、放箱作业过程 | 第34-38页 |
4 eM-plant 建模与分析 | 第38-51页 |
4.1 仿真平台 | 第38-40页 |
4.1.1 仿真软件介绍 | 第38页 |
4.1.2 主要特点 | 第38-39页 |
4.1.3 基本物件单元 | 第39-40页 |
4.2 模型中的要素 | 第40-41页 |
4.3 参数模块设定 | 第41-42页 |
4.4 系统仿真流程 | 第42-44页 |
4.5 仿真实现 | 第44-51页 |
4.5.1 大门作业过程仿真 | 第44-45页 |
4.5.2 列车到站模型 | 第45-46页 |
4.5.3 主堆场装卸线作业过程仿真 | 第46-48页 |
4.5.4 辅助堆场作业仿真 | 第48-50页 |
4.5.5 合并整个系统 | 第50-51页 |
5 集装箱物流中心系统仿真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51-59页 |
5.1 系统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51-55页 |
5.1.1 参数设定 | 第51-53页 |
5.1.2 仿真模型界面 | 第53-54页 |
5.1.3 结果输出 | 第54页 |
5.1.4 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5.2 仿真的应用 | 第55-59页 |
5.2.1 大门通道数改变对仿真模型的影响 | 第55-56页 |
5.2.2 堆场数改变对仿真模型的影响 | 第56-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6.1 结论 | 第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