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一、法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一) 法学生职业精神的内涵 | 第12-13页 | 
| 1. 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 | 第12页 | 
| 2. 高尚的职业道德 | 第12页 | 
| 3. 扎实的专业素质 | 第12-13页 | 
| 4. 浓烈的法律信仰 | 第13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2. 外国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二、法学生职业精神养成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 | 第16-19页 | 
| (一) 问卷分析 | 第16-17页 | 
| 1. 样本 | 第16页 | 
| 2. 问卷数据分析 | 第16-17页 | 
| (二) 调查结果 | 第17-18页 | 
| 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际效果 | 第17页 | 
| 2. 学校职业精神养成教育的实际效果 | 第17-18页 | 
| (三) 小结 | 第18-19页 | 
| 三、法学生职业精神养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2页 | 
| (一) 没有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 | 第19-20页 | 
| (二) 学校落实法学专业培养目标不到位 | 第20页 | 
| (三) 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水平参差不齐 | 第20-21页 | 
| (四) 学生的主体性不强 | 第21-22页 | 
| 四、法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对策建议 | 第22-32页 | 
| (一)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学生职业精神养成中的核心地位 | 第22-24页 | 
| 1. 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第22页 | 
| 2. 要坚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 | 第22-23页 | 
| 3.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23-24页 | 
| (二)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第24-26页 | 
| 1. 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 | 第24-25页 | 
| 2. 利用校园文化环境 | 第25页 | 
| 3. 利用社会实践活动 | 第25页 | 
| 4. 利用网络载体 | 第25-26页 | 
| (三) 提升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 | 第26-29页 | 
| 1. 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发挥全体教师的示范作用 | 第26-27页 | 
| 2.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 | 第27-28页 | 
| 3. 建设专家化的师资队伍,大力开展学术教学交流活动 | 第28-29页 |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 | 第29-30页 | 
| 1. 完善课程内容 | 第29页 | 
| 2.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 第29-30页 | 
| 3. 教师引导和学生社团宣传相结合 | 第30页 | 
| (五) 强化学生自我教育 | 第30-32页 | 
| 结语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36-37页 | 
| 附录 | 第37-39页 | 
| 综述 | 第3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