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氢能系统的开发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储氢材料的原理 | 第9-13页 |
1.2.1 储氢材料简介 | 第9-10页 |
1.2.2 吸氢反应机理 | 第10-11页 |
1.2.3 储氢材料的热力学特性 | 第11-13页 |
1.3 Mg-Al 系储氢合金的进展 | 第13-14页 |
1.4 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熔炼法 | 第14页 |
1.4.2 机械合金化法(MA) | 第14-15页 |
1.4.3 扩散法 | 第15页 |
1.4.4 氢化燃烧法(HCS) | 第15-16页 |
1.5 微波合成工艺 | 第16-18页 |
1.5.1 微波烧结的原理 | 第16-18页 |
1.5.2 微波烧结金属的研究 | 第18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8-19页 |
1.6.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9页 |
1.6.3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9页 |
1.7 本课题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 第19-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2.1 试验用材料 | 第20页 |
2.1.1 试验用原材料 | 第20页 |
2.1.2 实验用辅助材料 | 第20页 |
2.2 合金的制备及工艺 | 第20-23页 |
2.2.1 Mg-Al 系合金的研究 | 第20-21页 |
2.2.2 Mg_17Al_12+x%(Cu、Ni)合金的制备 | 第21页 |
2.2.3 合金的微波烧结制备 | 第21-22页 |
2.2.4 合金制备工艺 | 第22-23页 |
2.3 合金物相的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23-24页 |
2.4 合金的气态储氢性能测试 | 第24-27页 |
2.4.1 实验原理 | 第24-25页 |
2.4.2 试验前准备工作 | 第25-26页 |
2.4.3 吸氢动力学曲线的测试 | 第26页 |
2.4.4 放氢 p-C-T 曲线的测试 | 第26-27页 |
3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 Mg-Al 系储氢合金的研究 | 第27-41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Mg_17Al_12机械合金化制备的研究 | 第27-29页 |
3.3 Cu 对 Mg_17Al_12的改性作用 | 第29-34页 |
3.3.1 XRD 分析 | 第29-30页 |
3.3.2 储氢性能分析 | 第30-33页 |
3.3.3 小结 | 第33-34页 |
3.4 Ni 对 Mg_17Al_12的改性作用 | 第34-39页 |
3.4.1 XRD 分析 | 第34-35页 |
3.4.2 储氢性能的分析 | 第35-38页 |
3.4.3 小结 | 第38-39页 |
3.5 分析与讨论 | 第39-40页 |
3.6 本章结论 | 第40-41页 |
4 微波烧结法制备 Mg-Al 系储氢合金的研究 | 第41-55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微波烧结工艺的研究 | 第41-47页 |
4.2.1 合金的 XRD 分析 | 第42-44页 |
4.2.2 合金的储氢性能分析 | 第44-47页 |
4.3 Mg_17Al_12+5%Ni 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4.4 Mg_17Al_12+10%Ni 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4.5 分析讨论及与机械合金化制备试样的对比 | 第52-54页 |
4.5.1 微波烧结工艺制备样品的分析讨论 | 第52-53页 |
4.5.2 与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样品的对比 | 第53-54页 |
4.6 本章结论 | 第54-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