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9页 |
·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简评 | 第13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3-15页 |
2 婚恋观的内涵与外延 | 第15-18页 |
·婚恋观的内涵 | 第15页 |
·婚恋观的外延 | 第15-18页 |
·爱情观 | 第16页 |
·择偶观 | 第16-17页 |
·性观念 | 第17页 |
·婚姻家庭观 | 第17-18页 |
3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8-31页 |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 | 第18-23页 |
·爱情观现状 | 第18-19页 |
·择偶观现状 | 第19-20页 |
·性观念现状 | 第20-21页 |
·婚姻家庭观现状 | 第21-23页 |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 | 第23-31页 |
·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当代大学生择偶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当代大学生性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当代大学生婚姻家庭观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4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7页 |
·社会因素 | 第31-33页 |
·互联网沟通方式的影响 | 第31-32页 |
·西方文化的影响 | 第32页 |
·道德观念的变化 | 第32-33页 |
·生活方式的变化 | 第33页 |
·不健康书报及影视作品的影响 | 第33页 |
·学校因素 | 第33-34页 |
·学校在教学方面存在不足 | 第33-34页 |
·学校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 第34页 |
·校园的周边环境不佳 | 第34页 |
·家庭因素 | 第34-35页 |
·自身因素 | 第35-37页 |
5 婚恋观理论的科学构建 | 第37-47页 |
·中外婚恋观的发展轨迹简介及其启示 | 第37-38页 |
·中国婚恋观的发展历史简介 | 第37页 |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婚恋观的发展历史简介 | 第37-38页 |
·构建婚恋观理论的必要性 | 第38-39页 |
·婚恋观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39-47页 |
·以爱情为基础 | 第39-40页 |
·以信任为前提 | 第40-41页 |
·以家庭为本位 | 第41-46页 |
·以责任为保障 | 第46-47页 |
6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对策 | 第47-60页 |
·社会方面 | 第47-49页 |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 第47-48页 |
·净化社会网络文化环境 | 第48-49页 |
·确保良好校园周边环境 | 第49页 |
·学校方面 | 第49-54页 |
·学校在教育上 | 第50-53页 |
·学校在管理上 | 第53-54页 |
·家庭方面 | 第54-57页 |
·家长要更新教育理念 | 第54-55页 |
·家长要言传身教 | 第55-56页 |
·家长要提高教育水平 | 第56页 |
·重视和谐家庭的建立 | 第56页 |
·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 第56-57页 |
·大学生自身方面 | 第57-60页 |
·树立正确的“三观” | 第57-58页 |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