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9-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大学生性观念的调查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性教育研究状况 | 第13-16页 |
2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性观念评析 | 第16-25页 |
·中国传统性观念的历史考察 | 第16-18页 |
·中国传统性观念的界定 | 第16页 |
·中国传统性观念中的消极内容 | 第16-17页 |
·中国传统性观念中的积极内容 | 第17-18页 |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性观念现状 | 第18-23页 |
·性知识缺乏且大多来自非正规渠道 | 第18-20页 |
·性观念呈多元化状态 | 第20-21页 |
·性观念趋于开放 | 第21-22页 |
·商业性性行为现象 | 第22-23页 |
·大学生错误性观念的危害 | 第23-25页 |
·责任感的减弱和信任感的缺失 | 第23-24页 |
·导致性病的传播、怀孕和堕胎 | 第24-25页 |
3 社会转型期影响大学生性观念的因素分析 | 第25-34页 |
·社会转型及社会转型期 | 第25-27页 |
·社会转型及社会转型期的界定 | 第25-26页 |
·市场经济对社会转型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产生的影响 | 第26-27页 |
·社会转型期影响大学生性观念的因素 | 第27-34页 |
·个体因素 | 第27-29页 |
·家庭因素 | 第29-30页 |
·学校因素 | 第30-31页 |
·社会因素 | 第31-34页 |
4 大学生性观念的教育目标 | 第34-39页 |
·构筑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性道德规范 | 第34-37页 |
·引导大学生明确符合社会发展的性道德规范 | 第34-35页 |
·大学生应遵守的性道德原则 | 第35-37页 |
·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性道德情感 | 第37-39页 |
·树立大学生的责任感 | 第37页 |
·培育大学生的羞耻感 | 第37-39页 |
5 大学生性教育对策 | 第39-49页 |
·学校方面的举措 | 第39-44页 |
·学校性教育的内容 | 第39-42页 |
·加强学校性教育的途径 | 第42-44页 |
·依靠家庭的辅助 | 第44-46页 |
·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 第44-45页 |
·提高家长的性教育水平 | 第45页 |
·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时刻关注子女的行为变化 | 第45-46页 |
·借助社会的正面导向 | 第46-49页 |
·增强大众传媒的主流文化传递功能 | 第46-47页 |
·加强网络管理 | 第47-48页 |
·优化社会环境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