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2 论文创新点 | 第13-15页 |
二 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学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7页 |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15-20页 |
1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及类型 | 第15-18页 |
2 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18-19页 |
3 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1 传播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 传播的类型 | 第21-22页 |
3 大众传播的特点 | 第22-23页 |
(三)传播学理论与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联系 | 第23-27页 |
1 高校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23页 |
2 传播学理论与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23-27页 |
三 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分析 | 第27-36页 |
(一)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教育传播的效果调查 | 第27-31页 |
1 对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主体的调查分析 | 第27-29页 |
2 对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的调查分析 | 第29-30页 |
3 对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渠道的调查分析 | 第30-31页 |
(二)影响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 | 第31-36页 |
1 信息全球化使社团成员价值观念混乱 | 第31-32页 |
2 社团成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 第32-33页 |
3 社团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 第33-35页 |
4 对社团活动的不够重视,社团缺乏活动经费 | 第35-36页 |
四 传播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 第36-44页 |
(一)正确营造“拟态环境”深化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 | 第36-37页 |
(二)正确引导“议程设置”理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第37-38页 |
(三)正确对待“把关人”理论提升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 第38-40页 |
(四)正确利用“意见领袖”理论发挥社团学生意见领袖的作用 | 第40-41页 |
(五)避免“沉默的螺旋”情况发生健全社团的管理制度 | 第41-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