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文献 | 第13-14页 |
1.2.2 国内文献 | 第14-15页 |
1.2.3 对于现有文献的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9-20页 |
1.4.1 创新点 | 第19页 |
1.4.2 不足 | 第19-20页 |
第2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相关概念基础 | 第20-21页 |
2.1.1 资产证券化 | 第20页 |
2.1.2 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 第20-21页 |
2.1.3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表内与表外模式 | 第21页 |
2.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 第21-24页 |
2.2.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 第21-22页 |
2.2.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3.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3.1.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探索阶段 | 第24页 |
3.1.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暂停及重启阶段 | 第24-25页 |
3.1.3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全面实行阶段 | 第25-26页 |
3.2 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现状及特征 | 第26-31页 |
3.2.1 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3.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特征 | 第27-31页 |
第4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经营影响分析 | 第31-39页 |
4.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影响 | 第31-35页 |
4.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安全性影响 | 第35-39页 |
4.2.1 商业银行安全性分析 | 第35-37页 |
4.2.2 商业银行安全性影响案例 | 第37-39页 |
第5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经营的实证分析 | 第39-46页 |
5.1 模型的设计 | 第39-41页 |
5.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9页 |
5.1.2 相关变量的选取 | 第39-41页 |
5.2 模型建立及假设提出 | 第41页 |
5.2.1 模型假设 | 第41页 |
5.2.2 模型的构建 | 第41页 |
5.3 实证分析 | 第41-46页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检验 | 第41-43页 |
5.3.2 实证结果 | 第43-46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6-48页 |
6.1 文章结论 | 第46-4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7-48页 |
6.2.1 丰富基础资产类型 | 第47页 |
6.2.2 构建风险共担机制,明确相关机构法律地位 | 第47页 |
6.2.3 协调创新与监管的关系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