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目录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5-19页 |
1.1.1 钢桥塔发展 | 第15-16页 |
1.1.2 钢桥塔中的开孔板件 | 第16-1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2.1 应力集中系数 | 第19-20页 |
1.2.2 弹塑性屈曲 | 第20-21页 |
1.2.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钢桥塔典型开孔板件受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3-43页 |
2.1 钢桥塔典型开孔板受压试验 | 第23-33页 |
2.1.1 试件设计 | 第23-27页 |
2.1.1.1 长圆孔板试件设计 | 第23-25页 |
2.1.1.2 连续椭圆孔板试件设计 | 第25-27页 |
2.1.2 加载装置 | 第27-29页 |
2.1.3 测试内容与方法 | 第29-31页 |
2.1.3.1 应变测点 | 第29-31页 |
2.1.3.2 位移测点 | 第31页 |
2.1.4 加载制度 | 第31-32页 |
2.1.5 材性试验 | 第32-33页 |
2.1.6 试验结果 | 第33页 |
2.2 钢桥塔典型开孔板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 | 第33-43页 |
2.2.1 有限元方法基本理论 | 第33-34页 |
2.2.2 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 简介 | 第34页 |
2.2.3 钢桥塔典型开孔板有限元模型 | 第34-37页 |
2.2.3.1 基本假定 | 第34页 |
2.2.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4-37页 |
2.2.4 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37-43页 |
第三章 钢桥塔典型开孔板孔边应力集中分析 | 第43-63页 |
3.1 概述 | 第43页 |
3.2 开长圆孔板件应力集中分析 | 第43-51页 |
3.2.1 开长圆孔板件力学模型 | 第43-44页 |
3.2.2 开长圆孔无限大平面的应力场 | 第44-48页 |
3.2.2.1 复应力函数 | 第44-45页 |
3.2.2.2 保角变换 | 第45-46页 |
3.2.2.3 求解应力场 | 第46-48页 |
3.2.3 算例及分析 | 第48-49页 |
3.2.4 开长圆孔有限大板的应力集中 | 第49-51页 |
3.2.4.1 板件长宽比对应力集中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4.2 有限板宽对应力集中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 开连续椭圆孔板件应力集中 | 第51-61页 |
3.3.1 开连续椭圆孔板件力学模型 | 第51-52页 |
3.3.2 开连续椭圆孔无限大平面的应力场 | 第52-55页 |
3.3.2.1 复应力函数 | 第52-53页 |
3.3.2.2 求解应力场 | 第53-55页 |
3.3.3 算例及分析 | 第55-58页 |
3.3.3.1 单个椭圆孔 | 第55-56页 |
3.3.3.2 多个椭圆孔 | 第56-58页 |
3.3.4 有限板宽对应力集中的影响 | 第58-60页 |
3.3.5 开孔间距对应力集中的影响 | 第60-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钢桥塔典型开孔板件极限荷载解析方法 | 第63-87页 |
4.1 概述 | 第63页 |
4.2 受压开孔板件极限荷载解析求解原理 | 第63-71页 |
4.2.1 原理 | 第63-64页 |
4.2.2 弹性加载曲线求解 | 第64-66页 |
4.2.2.1 弹性屈曲应力 | 第64-65页 |
4.2.2.2 开孔板弹性加载曲线 | 第65-66页 |
4.2.3 刚塑性卸载曲线求解 | 第66-69页 |
4.2.3.1 塑性铰线法 | 第66页 |
4.2.3.2 开孔板破坏模态 | 第66-69页 |
4.2.4 算例及分析 | 第69-71页 |
4.3 开长圆孔板件极限荷载近似设计方法 | 第71-75页 |
4.3.1 等效孔型及塑性铰线位置 | 第71-72页 |
4.3.2 等效长宽比 | 第72-74页 |
4.3.3 算例及分析 | 第74-75页 |
4.4 开连续椭圆孔板件极限荷载近似设计方法 | 第75-85页 |
4.4.1 开单个椭圆孔板件 | 第75-78页 |
4.4.1.1 等效孔型及塑性铰线位置 | 第75-77页 |
4.4.1.2 算例及分析 | 第77-78页 |
4.4.2 开单排连续椭圆孔板件 | 第78-82页 |
4.4.2.1 开单排连续椭圆孔板件力学模型 | 第78-79页 |
4.4.2.2 开单排连续椭圆孔板件破坏模态 | 第79-81页 |
4.4.2.3 算例及分析 | 第81-82页 |
4.4.3 开双排连续椭圆孔板件 | 第82-85页 |
4.4.3.1 开双排连续椭圆孔板件力学模型 | 第82-83页 |
4.4.3.2 开双排连续椭圆孔板件破坏模态 | 第83-84页 |
4.4.3.3 算例及分析 | 第84-8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五章 钢桥塔典型开孔板件的补强方法与计算公式 | 第87-102页 |
5.1 概述 | 第87页 |
5.2 补强方式及补强参数 | 第87页 |
5.3 围板和加劲板高厚比的影响 | 第87-88页 |
5.4 极限强度提高系数及计算公式 | 第88-100页 |
5.4.1 极限强度提高系数 | 第88-89页 |
5.4.2 开长圆孔板件补强 | 第89-94页 |
5.4.2.1 围板补强(SHRS) | 第89-90页 |
5.4.2.2 贴板补强(SHFS) | 第90-92页 |
5.4.2.3 加劲补强(SHLS) | 第92-94页 |
5.4.3 开连续椭圆孔板件补强 | 第94-100页 |
5.4.3.1 贴板补强(EHFS) | 第94-98页 |
5.4.3.2 加劲补强(EHLS) | 第98-10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02-105页 |
6.1 结论 | 第102-103页 |
6.2 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