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数字检波器在西部斜坡区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10页
    0.1 课题背景第8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页
    0.3 研究内容第8-10页
第一章 西部斜坡区阿拉新区块概况第10-15页
    1.1 工区概况第10页
    1.2 勘探概况第10-11页
    1.3 地质概况第11-12页
    1.4 深层地震地质条件第12-13页
    1.5 资料采集任务第13页
    1.6 地质任务第13-15页
第二章 数字检波器基本原理第15-16页
第三章 阿拉新三维地震采集设计思路第16-29页
    3.1 以往资料分析第16-19页
        3.1.1 以往采集方法第16-17页
        3.1.2 以往单炮品质分析第17-18页
        3.1.3 以往剖面品质分析第18-19页
        3.1.4 以往资料几点认识第19页
    3.2 采集方法设计第19-29页
        3.2.1 地球物理模型参数第19-20页
        3.2.2 采集参数论证第20-26页
        3.2.3 观测系统设计第26-27页
        3.2.4 变观范围分析第27页
        3.2.5 激发参数分析第27-28页
        3.2.6 检波参数分析第28页
        3.2.7 仪器因素分析第28-29页
第四章 数字检波器在阿拉新地震资料采集中的应用第29-48页
    4.1 试验情况第29-41页
        4.1.1 试验点资料分析第29页
        4.1.2 试验项目及结果分析第29-36页
        4.1.3 系统点试验结论第36-37页
        4.1.4 考核点试验内容及结论分析第37-39页
        4.1.5 试验线试验第39-40页
        4.1.6 试验结论第40-41页
    4.2 数字检波器施工第41-43页
        4.2.1 井眼位置第41页
        4.2.2 井眼深度第41-42页
        4.2.3 井眼大小第42页
        4.2.4 井眼清理第42页
        4.2.5 数字检波器埋置要求第42页
        4.2.6 特殊地表情况检波器埋置采取了针对性措施第42-43页
    4.3 障碍物区施工方法及安全措施第43-45页
        4.3.1 油田作业区安全风险第43页
        4.3.2 油田作业区安全措施第43页
        4.3.3 水域作业安全风险第43页
        4.3.4 水域作业安全措施第43-44页
        4.3.5 保证资料完整性技术措施第44页
        4.3.6 保证资料品质技术措施第44-45页
    4.4 现场质量监控第45-48页
        4.4.1 野外现场处理车监控第45页
        4.4.2 Reland.LiveQC 现场实时监控第45页
        4.4.3 Reland.LiveQC 现场监控方法第45-46页
        4.4.4 Reland.LiveQC 质量监控流程第46-48页
第五章 阿拉新三维地震资料应用效果分析第48-66页
    5.1 地震资料处理第48-54页
        5.1.1 原始资料分析第48页
        5.1.2 有效波分析第48-52页
        5.1.3 干扰波类型分析第52-53页
        5.1.4 能量分析第53-54页
        5.1.5 小结第54页
    5.2 资料应用情况第54-65页
        5.2.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及对比第54-55页
        5.2.2 断层解释第55-56页
        5.2.3 成图速度求取第56-58页
        5.2.4 地震属性分析第58-60页
        5.2.5 地震反演及储层预测第60-63页
        5.2.6 圈闭评价第63-64页
        5.2.7 小结第64-65页
    5.3 效益、效率分析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详细摘要第71-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区高含水后期储层物性变化研究
下一篇:北巴尔喀什地区斑岩型铜矿蚀变信息的空间分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