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蚀变信息提取的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1.3 斑岩型铜矿蚀变信息空间分布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4 研究区调查研究程度 | 第10-11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19页 |
2.1 矿床选取依据 | 第13-14页 |
2.2 北巴尔喀什-托克劳陆缘火山岩带区域地质背景 | 第14-19页 |
2.2.1 区域大地构造 | 第14-16页 |
2.2.2 区域地层 | 第16-17页 |
2.2.3 区域岩浆岩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斑岩铜矿特征 | 第19-24页 |
3.1 斑岩铜矿的含义及特征 | 第19页 |
3.2 科翁腊德斑岩铜矿地质特征 | 第19-22页 |
3.2.1 科翁腊德斑岩铜矿岩性特征 | 第20-21页 |
3.2.2 科翁腊德斑岩铜矿蚀变特征 | 第21-22页 |
3.3 博尔雷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 第22页 |
3.4 Kaskyrkazgan 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 第22页 |
3.5 Shatyrsha 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 第22-23页 |
3.6 Altuait 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 第23页 |
3.7 包古图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 第23-24页 |
第四章 研究区遥感地质信息提取 | 第24-38页 |
4.1 遥感数据特征及选取 | 第24-25页 |
4.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第25-28页 |
4.2.1 图像融合 | 第25-26页 |
4.2.3 大气校正 | 第26-27页 |
4.2.4 几何校正 | 第27页 |
4.2.5 掩膜处理 | 第27-28页 |
4.3 线性构造的提取 | 第28-30页 |
4.4 遥感蚀变信息产生的原理 | 第30页 |
4.5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 | 第30-31页 |
4.5.1 比值法 | 第30页 |
4.5.2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0-31页 |
4.6 蚀变信息提取 | 第31-38页 |
第五章 蚀变信息空间分布模式总结 | 第38-56页 |
5.1 斑岩铜矿床蚀变信息空间分布模式 | 第38-48页 |
5.1.1 博尔雷斑岩矿床蚀变信息空间分布模式 | 第38-40页 |
5.1.2 Kaskyrkazgan 、Shatysha、 Altuait、科翁腊德、包古图斑岩铜矿床蚀变信息空间分布模式 | 第40-48页 |
5.2 斑岩铜矿床蚀变信息空间分布模式总结 | 第48-51页 |
5.3 斑岩铜矿遥感找矿模型 | 第51-54页 |
5.3.1 找矿模型 | 第52页 |
5.3.2 斑岩铜矿遥感找矿模型 | 第52-54页 |
5.4 结论和不足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