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4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海洋建筑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城市更新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第19-31页 |
2.1 海洋建筑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9-24页 |
2.1.1 海洋建筑的概念内涵 | 第19-21页 |
2.1.2 海洋建筑起源 | 第21-22页 |
2.1.3 海洋建筑发展 | 第22-24页 |
2.2 滨海城市空间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24-27页 |
2.2.1 相关概念 | 第24-25页 |
2.2.2 滨海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 第25-27页 |
2.3 城市更新与发展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27-30页 |
2.3.1 城市更新概念阐述 | 第27-28页 |
2.3.2 城市更新理论发展 | 第28-30页 |
2.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滨海城市空间更新发展中海洋建筑设计基础 | 第31-45页 |
3.1 海洋建筑地域性特征 | 第31-35页 |
3.1.1 海洋自然因素 | 第31-33页 |
3.1.2 社会环境因素 | 第33-35页 |
3.2 地域性特征对海洋建筑设计的影响 | 第35-39页 |
3.2.1 海洋自然环境对海洋建筑设计影响 | 第35-38页 |
3.2.2 社会环境对海洋建筑设计影响 | 第38-39页 |
3.3 滨海城市空间更新发展中海洋建筑设计需求 | 第39-43页 |
3.3.1 滨海城市空间更新的特点与重点 | 第39-41页 |
3.3.2 海洋建筑与滨海城市空间更新的关系 | 第41-42页 |
3.3.3 海洋建筑对滨海城市空间作用 | 第42页 |
3.3.4 海洋建筑设计问题 | 第42-43页 |
3.4 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结合渔人码头研究海洋建筑设计策略 | 第45-81页 |
4.1 国内外渔人码头更新发展的案例研究 | 第45-52页 |
4.1.1 案例1——美国旧金山渔人码头 | 第45-46页 |
4.1.2 案例2——加拿大温哥华渔人码头 | 第46-47页 |
4.1.3 案例3——日本神户渔人码头 | 第47页 |
4.1.4 案例4——大连渔人码头 | 第47页 |
4.1.5 案例5——澳大利亚悉尼渔人码头 | 第47-48页 |
4.1.6 案例小结 | 第48-52页 |
4.2 渔人码头地区滨海城市空间更新基础 | 第52-55页 |
4.2.1 传统渔港发展历史 | 第52页 |
4.2.2 传统渔港现状问题 | 第52-54页 |
4.2.3 更新与发展的目标——渔人码头 | 第54-55页 |
4.3 渔人码头设计探究 | 第55-60页 |
4.3.1 渔人码头的布局特点 | 第55页 |
4.3.2 渔人码头更新发展的特征 | 第55-57页 |
4.3.3 渔人码头设计模式思考 | 第57-60页 |
4.4 渔人码头更新发展中海洋建筑更新策略 | 第60-63页 |
4.4.1 海洋建筑是滨海城市空间场所精神延续的要素 | 第60页 |
4.4.2 对应传统渔港“物质结构性过时”的更新策略 | 第60-61页 |
4.4.3 对应传统渔港“功能性过时”的更新策略 | 第61页 |
4.4.4 对应传统渔港“形象过时”的更新策略 | 第61-62页 |
4.4.5 对应传统渔港“经济上的过时”的更新策略 | 第62页 |
4.4.6 对应传统渔港“综合性的过时”的更新策略 | 第62-63页 |
4.5 滨海城市空间更新发展下海洋建筑设计方法 | 第63-79页 |
4.5.1 海洋建筑选址海洋的原因 | 第63页 |
4.5.2 海洋建筑用途定位 | 第63-66页 |
4.5.3 海洋建筑平面布局手法 | 第66-68页 |
4.5.4 海洋建筑形体与形态 | 第68-73页 |
4.5.5 海洋建筑功能特点 | 第73-75页 |
4.5.6 海洋建筑空间营造 | 第75-76页 |
4.5.7 海洋建筑结构与技术选型 | 第76-79页 |
4.6 小结 | 第79-81页 |
第5章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积米崖渔人码头设计实践 | 第81-115页 |
5.1 积米崖渔人码头项目概况 | 第81-83页 |
5.1.1 区域背景分析 | 第81-82页 |
5.1.2 积米崖渔港的历史沿革 | 第82-83页 |
5.2 积米崖渔人码头的现状条件及问题分析 | 第83-90页 |
5.2.1 积米崖渔人码头的海洋自然环境分析 | 第83-84页 |
5.2.2 积米崖渔人码头的社会环境分析 | 第84-85页 |
5.2.3 交通分析 | 第85-86页 |
5.2.4 积米崖港港口属性 | 第86-87页 |
5.2.5 项目区域界定及场地分析 | 第87-89页 |
5.2.6 现状优势与劣势总结 | 第89-90页 |
5.3 积米崖渔人码头更新策略应用 | 第90-94页 |
5.3.1 多元化发展,赋予传统渔港休闲娱乐新功能 | 第91页 |
5.3.2 打造渔人码头特色鲜明的城市滨海空间 | 第91-92页 |
5.3.3 建设标志性海洋建筑增加渔人码头吸引力 | 第92页 |
5.3.4 历史文脉的保留与海洋文化的开发 | 第92-93页 |
5.3.5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利用自然资源提升品质 | 第93页 |
5.3.6 经济提升带动区域发展 | 第93-94页 |
5.4 积米崖渔人码头海上综合体建筑概念设计 | 第94-95页 |
5.5 积米崖渔人码头海上综合体建筑设计 | 第95-112页 |
5.5.1 海上综合体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原因 | 第96页 |
5.5.2 用途及定位 | 第96-97页 |
5.5.3 建筑选址及位置 | 第97-98页 |
5.5.4 规划设计 | 第98-101页 |
5.5.5 功能及平面布局 | 第101-105页 |
5.5.6 建筑形体与形态 | 第105-107页 |
5.5.7 空间组织 | 第107-111页 |
5.5.8 景观设计 | 第111-112页 |
5.6 小结 | 第112-11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1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