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1.3.1 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3.2 国内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理论及评估方法 | 第19-24页 |
2.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 第19页 |
2.2 生态系统服务类型 | 第19-21页 |
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 第21-22页 |
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第22-24页 |
第3章 永年洼湿地区域概况 | 第24-28页 |
3.1 湿地气候 | 第25页 |
3.2 湿地河流水系 | 第25页 |
3.3 湿地水文地质 | 第25-26页 |
3.4 湿地动植物 | 第26页 |
3.5 湿地现状特征 | 第26-28页 |
第4章 永年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第28-38页 |
4.1 供给服务价值 | 第29-30页 |
4.2 调节服务价值 | 第30-35页 |
4.2.1 调洪价值 | 第30页 |
4.2.2 气体调节价值 | 第30-31页 |
4.2.3 气候调节价值 | 第31-32页 |
4.2.4 水质净化价值 | 第32-34页 |
4.2.5 控制土壤侵蚀和物质沉积价值 | 第34-35页 |
4.3 支撑服务价值 | 第35页 |
4.4 文化服务价值 | 第35-36页 |
4.4.1 科研文化价值 | 第35-36页 |
4.4.2 休闲娱乐价值 | 第3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5章 永年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第38-43页 |
5.1 永年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统计 | 第38-39页 |
5.2 讨论与分析 | 第39-43页 |
5.2.1 与其他研究成果的对比 | 第39-40页 |
5.2.2 评估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5.2.3 主导服务价值讨论 | 第41-43页 |
第6章 湿地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分析 | 第43-50页 |
6.1 湿地生态系统开发管理与现存问题 | 第43-45页 |
6.1.1 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 第43-44页 |
6.1.2 湿地面积减少 | 第44页 |
6.1.3 湿地污染严重 | 第44页 |
6.1.4 湿地水土流失 | 第44-45页 |
6.1.5 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 第45页 |
6.2 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 第45-46页 |
6.2.1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 第45页 |
6.2.2 调蓄洪水、补充地下水 | 第45页 |
6.2.3 固碳释氧,调节区域小气候 | 第45-46页 |
6.2.4 改善污染、净化水质 | 第46页 |
6.2.5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 第46页 |
6.3 永年洼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策略 | 第46-50页 |
6.3.1 维护现存湿地面积,确保湿地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 | 第46-47页 |
6.3.2 控制污染,改善湿地环境 | 第47页 |
6.3.3 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建立保护区 | 第47-48页 |
6.3.4 建立湿地地理信息系统,实时动态监测 | 第48页 |
6.3.5 加强对湿地保护宣传力度,实现全民参与 | 第48页 |
6.3.6 提高资金注入数量,规划制定相关法律条文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