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

卫匡国《中国文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理论及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现状第14-23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1.1 研究学者代表第14-15页
            1.4.1.2 研究成果分类第15-17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2页
            1.4.2.1 关于卫匡国的研究第17-19页
            1.4.2.2 关于《中国文法》的研究第19-20页
            1.4.2.3 关于传教士语法著作的研究第20-22页
        1.4.3 小结第22-23页
2 《中国文法》编写背景、西人汉语语法研究著述第23-33页
    2.1 《中国文法》编写背景第23-28页
        2.1.1 语音类第24-25页
        2.1.2 汉字类第25-26页
        2.1.3 语法类第26-28页
    2.2 西人汉语语法研究著述第28-33页
3 《中国文法》研究第33-74页
    3.1 《中国文法》的成书及版本流传情况第33-35页
    3.2 《中国文法》体例及其内容第35-37页
    3.3 《中国文法》的词类划分第37-69页
        3.3.1 名词第38-45页
            3.3.1.1 名词及其变位第38-42页
            3.3.1.2 名词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第42-43页
            3.3.1.3 “名词”部分传承情况第43-45页
        3.3.2 动词的变位第45-49页
            3.3.2.1 “动词”部分传承情况第47-49页
        3.3.3 代词第49-51页
            3.3.3.1 “代词”部分传承情况第50-51页
        3.3.4 介词第51-53页
            3.3.4.1 “介词”部分传承情况第52-53页
        3.3.5 副词第53-56页
            3.3.5.1 “副词”部分传承情况第55-56页
        3.3.6 感叹词第56-60页
            3.3.6.1 “感叹词”部分传承情况第59-60页
        3.3.7 不常用连词第60-63页
            3.3.7.1 “不常用连词”部分传承情况第61-63页
        3.3.8 数词和数量词第63-66页
            3.3.8.1 “数词及有关小词”部分传承情况第65-66页
        3.3.9 《中国文法》词类框架依据第66-69页
    3.4 《中国文法》的其他部分第69-74页
        3.4.1 汉语词条第69-72页
        3.4.2 词条首先以拉丁语的发音注音第72页
        3.4.3 五个声调的发声方法第72-73页
        3.4.4 部首第73-74页
4 《中国文法》的汉语语法观第74-79页
    4.1 语法和语法观第74-75页
    4.2 西方汉语语法思想的萌发第75页
    4.3 卫匡国的汉语语法观研究——以《中国文法》为例第75-79页
5 结语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附录1第84-85页
附录2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国族姓氏用字历时考察八则
下一篇:汉语“们”的形式语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