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23页 |
1.1.1 我国金融市场不够成熟,知情者交易仍然存在 | 第13-14页 |
1.1.2 我国金融市场日益成熟,为合理资产配置提供条件 | 第14-18页 |
1.1.3 各种资产配置理论日益出现,值得借鉴 | 第18-20页 |
1.1.4 我国居民非常有必要进行资产配置 | 第20-22页 |
1.1.5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23-31页 |
1.2.1 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 | 第23-25页 |
1.2.2 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 第25-27页 |
1.2.3 国外关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情况 | 第27-28页 |
1.2.4 国外关于信息优势的研究情况 | 第28-30页 |
1.2.5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 第30-31页 |
1.3 研究思路以及方法 | 第31-32页 |
1.4 文章结构安排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基于信息优势的异质投资者资产配置模型 | 第33-40页 |
2.1 模型假设 | 第33-37页 |
2.1.1 模型基本假设 | 第33-34页 |
2.1.2 生命基本周期模型假设 | 第34-35页 |
2.1.3 效用函数假设 | 第35页 |
2.1.4 劳动收入与财富假设 | 第35-36页 |
2.1.5 居民投资选择假设 | 第36-37页 |
2.2 模型建立 | 第37页 |
2.2.1 模型核心逻辑 | 第37页 |
2.2.2 模型建立 | 第37页 |
2.3 模型解决办法 | 第37-40页 |
2.3.1 数值算法 | 第37-38页 |
2.3.2 改为递归形式 | 第38页 |
2.3.3 减少投资变量 | 第38-39页 |
2.3.4 简化函数变量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体现信息优势的模型参数设置 | 第40-48页 |
3.1 基本参数设置 | 第40-43页 |
3.1.1 时间跨度年数设置 | 第40-41页 |
3.1.2 折 现因子设置 | 第41页 |
3.1.3 相对风险回避系数设置 | 第41页 |
3.1.4 无风险利率设置 | 第41-42页 |
3.1.5 劳动收入设置 | 第42-43页 |
3.2 核心参数设置 | 第43-48页 |
3.2.1 风险资产收益与风险设置 | 第43-46页 |
3.2.2 劳动收入与风险资产相关系数设置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基于信息优势的异质投资者模型结果分析 | 第48-62页 |
4.1 基准方案异质投资者资产配置分析 | 第48-55页 |
4.1.1 异质投资者总体资产配置 | 第49-52页 |
4.1.2 投资者信息优势对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分析 | 第52-55页 |
4.2 比较方案异质投资者资产配置分析 | 第55-62页 |
4.2.1 信息优势溢价变动对投资者资产组合的影响 | 第56-57页 |
4.2.2 相对风险回避系数变动对投资者资产组合的影响 | 第57-58页 |
4.2.3 无风险资产收益率变动对投资者资产组合的影响 | 第58-60页 |
4.2.4 初始劳动收入变动对投资者资产组合的影响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基于信息优势的异质投资者资产配置建议 | 第62-72页 |
5.1 我国生命周期基金发展近况 | 第62-65页 |
5.1.1 生命周期投资基金的特点描述 | 第62-63页 |
5.1.2 国内外生命周期基金资产配置特征比较 | 第63-65页 |
5.2 基于信息优势的异质投资者资产配置建议 | 第65-69页 |
5.2.1 异质投资者总体资产配置建议 | 第66-67页 |
5.2.2 异质投资者风险资产配置建议 | 第67-68页 |
5.2.3 主观与客观因素变化对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影响 | 第68-69页 |
5.3 基于信息优势的异质投资者资产配置总结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