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铝合金激光焊接的特点 | 第14-18页 |
1.2.1 铝合金激光焊接的优势 | 第14-16页 |
1.2.2 铝合金激光焊接的难点 | 第16-18页 |
1.3 铝合金激光焊接的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1.3.1 铝合金激光焊接的焊透性的研究 | 第18-20页 |
1.3.2 工艺参数对铝合金激光焊接的影响的研究 | 第20-22页 |
1.3.3 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研究 | 第22-25页 |
1.3.4 活性剂在铝合金激光焊接中的应用的研究 | 第25-26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1.4.2 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8-3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2.1.1 母材金属 | 第28页 |
2.1.2 粉末材料 | 第28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8-34页 |
2.2.1 激光焊接方法及设备 | 第28-30页 |
2.2.2 组织与性能测试方法及设备 | 第30-32页 |
2.2.3 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32-34页 |
第3章 表面状态对6061铝合金低功率激光焊接的影响 | 第34-48页 |
3.1 表面状态对熔深的影响 | 第34-38页 |
3.2 焊接参数对熔深的影响 | 第38-41页 |
3.3 表面状态对焊缝缺陷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 焊接参数对焊缝缺陷的影响 | 第43-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6061铝合金高功率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 | 第48-68页 |
4.1 工艺参数优化 | 第48-50页 |
4.2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第50-57页 |
4.2.1 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分析 | 第50-52页 |
4.2.2 焊缝XRD分析 | 第52-53页 |
4.2.3 焊接接头析出相分析 | 第53-57页 |
4.3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测试 | 第57-59页 |
4.4 焊接接头TEM分析 | 第59-62页 |
4.5 焊缝DSC分析 | 第62-63页 |
4.6 拉伸性能测试 | 第63-6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焊后时效对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8-84页 |
5.1 Al-Mg-Si系合金的时效强化机制 | 第68-69页 |
5.2 焊后时效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第69-72页 |
5.2.1 不同固溶温度人工时效的焊接接头显微组织 | 第70-71页 |
5.2.2 不同时效温度人工时效的焊接接头显微组织 | 第71-72页 |
5.3 焊后时效对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72-76页 |
5.3.1 不同固溶温度人工时效的焊接接头显微硬度 | 第72-75页 |
5.3.2 不同时效温度人工时效的焊接接头显微硬度 | 第75-76页 |
5.4 时效处理后的TEM分析 | 第76-79页 |
5.5 时效处理后的DSC分析 | 第79-82页 |
5.5.1 不同固溶温度人工时效的焊缝DSC分析 | 第79-81页 |
5.5.2 不同时效温度人工时效的焊缝DSC分析 | 第81-8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5-9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