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脱硫废液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1.2 焦化脱硫废液概述 | 第13-17页 |
1.2.1 脱硫废液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 第13-14页 |
1.2.2 脱硫废液的处理方法 | 第14-16页 |
1.2.3 提盐技术 | 第16-17页 |
1.3 喷雾干燥技术 | 第17-21页 |
1.3.1 喷雾干燥的基本流程 | 第18页 |
1.3.2 喷雾干燥技术的特点 | 第18-19页 |
1.3.3 颗粒形成 | 第19页 |
1.3.4 喷雾干燥在工业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3.4.1 食品工业应用 | 第19-20页 |
1.3.4.2 药物及生化工业应用 | 第20页 |
1.3.4.3 化学工业应用 | 第20-21页 |
1.3.4.4 其他工业方面应用 | 第21页 |
1.4 喷雾干燥法脱硫废液提盐 | 第21页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喷雾干燥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1 喷雾干燥原理 | 第23页 |
2.2 雾化过程机理 | 第23-24页 |
2.3 液滴的传热和干燥机理 | 第24-25页 |
2.4 喷雾干燥过程中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第25-26页 |
第3章 气流式喷雾干燥器性能研究 | 第26-39页 |
3.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26-28页 |
3.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6页 |
3.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26-27页 |
3.1.3 单因素试验设计 | 第27-28页 |
3.1.4 响应曲面试验设计 | 第28页 |
3.1.5 响应曲面试验分析 | 第28页 |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38页 |
3.2.1 喷雾干燥器预热时间确定 | 第28-30页 |
3.2.2 单因素实验 | 第30-33页 |
3.2.2.1 进气温度对出风温度的影响 | 第30页 |
3.2.2.2 进气体积流量对出风温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2.3 物料进料量对出风温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2.4 进气压力对出风温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3 响应曲面试验 | 第33-38页 |
3.2.3.1 响应曲面试验结果 | 第33-34页 |
3.2.3.2 出风温度的响应曲面分析 | 第34-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气流式喷雾干燥过程模型 | 第39-44页 |
4.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39-40页 |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9页 |
4.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39-40页 |
4.1.3 喷雾干燥计算方程 | 第40页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4.2.1 脱硫废液喷雾干燥过程模型 | 第40-42页 |
4.2.2 脱硫废液喷雾干燥过程模型验证 | 第42-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副盐为钠盐的脱硫废液喷雾干燥研究 | 第44-58页 |
5.1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44-46页 |
5.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44-45页 |
5.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45页 |
5.1.3 分析测试方法 | 第45-46页 |
5.1.4 正交试验设计 | 第46页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7页 |
5.2.1 脱硫废液的预处理 | 第46-48页 |
5.2.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 | 第48-50页 |
5.2.3 粗盐的表征 | 第50-52页 |
5.2.3.1 粗盐的元素分析 | 第50页 |
5.2.3.2 粗盐的XRD分析 | 第50-51页 |
5.2.3.3 粗盐的吸水性 | 第51-52页 |
5.2.3.4 粗盐的腐蚀性 | 第52页 |
5.2.4 冷凝液及尾气吸收液分析 | 第52-55页 |
5.2.4.1 COD检测 | 第52-54页 |
5.2.4.2 冷凝液中固形物质量分数 | 第54页 |
5.2.4.3 尾气吸收液离子色谱检测 | 第54-55页 |
5.2.5 优化工艺参数及验证分析 | 第55-57页 |
5.2.5.1 优化工艺参数 | 第55-56页 |
5.2.5.2 验证分析 | 第56-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副盐为铵盐的脱硫废液喷雾干燥研究 | 第58-66页 |
6.1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58-59页 |
6.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58页 |
6.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58页 |
6.1.3 分析测试方法 | 第58-59页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6.2.1 脱硫废液的预处理 | 第59-60页 |
6.2.2 粘璧位置及分析 | 第60-61页 |
6.2.3 出风温度的确定 | 第61-62页 |
6.2.4 粗盐的表征 | 第62-63页 |
6.2.4.1 粗盐的元素分析 | 第62页 |
6.2.4.2 粗盐的XRD分析 | 第62-63页 |
6.2.4.3 粗盐的吸水性 | 第63页 |
6.2.5 冷凝液及尾气吸收液分析 | 第63-65页 |
6.2.5.1 COD检测 | 第63-64页 |
6.2.5.2 尾气吸收液离子色谱检测 | 第64-6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7.1 结论 | 第66-67页 |
7.2 展望 | 第67-68页 |
7.3 论文创新点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