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9-17页 |
一、问题的提 | 第9-12页 |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12-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15-17页 |
第一章 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 第17-24页 |
第一节 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二、体验式教学的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 第20-24页 |
一、主体亲历性 | 第20-21页 |
二、情感生成性 | 第21-22页 |
三、过程情境性 | 第22-23页 |
四、平等交互性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高中政治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 第24-30页 |
第一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 第24-28页 |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 第24-25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及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的要求 | 第25-27页 |
三、摆脱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误区的需要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现实意义 | 第28-30页 |
一、激发起学生学习高中政治课的兴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28页 |
二、创建新型互动的师生关系,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 第28-29页 |
三、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优化学习过程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 第30-34页 |
第一节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 第30-32页 |
第二节 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成师生双向和谐互动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41页 |
第一节 创设合适有效的体验情境是实践体验式教学的难题 | 第34-36页 |
一、情境设计流于形式附会导致学生情感体验缺失 | 第35-36页 |
二、牵强附会的情境设计致使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 | 第36页 |
第二节 传统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方式的弊端制约体验式教学效果的实现 | 第36-38页 |
一、知识性评价方式容易导致教师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忽视 | 第36-37页 |
二、高中政治科目考试学科化倾向易导致体验式教学流于形式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教师自身素质和学生学习习惯存在不适应体验式教学的状况 | 第38-41页 |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易出现体验式教学无体验的状况 | 第38-39页 |
二、学生形成的固有学习习惯制约体验式教学效果的发挥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对策构想 | 第41-49页 |
第一节 创新设计教学过程,实现学生体验多样化 | 第41-44页 |
一、情境体验法 | 第41-42页 |
二、讨论式教学体验法 | 第42-43页 |
三、回归社会实践的生活体验法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机制 | 第44-46页 |
一、改变过去以实质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多采用描述性评价 | 第44-45页 |
二、采用学生成长记录法,对学生实行形成性评价 | 第45页 |
三、高中政治科目考试改革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改革意识,促进教师自我角色的转变 | 第46-49页 |
一、增强教学改革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深刻领悟新的教学理念与内容 | 第47页 |
二、建立新型互动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发展 | 第47页 |
三、撰写教学反思,完善高中政治课体验式教学的有效实施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