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空域利用率内涵研究 | 第10-11页 |
1.2.2 空域利用率评估模型研究 | 第11-12页 |
1.2.3 提高空域利用率方法研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3-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区域管制空域和空域利用率 | 第16-24页 |
2.1 区域管制空域 | 第16-20页 |
2.1.1 管制空域 | 第16-17页 |
2.1.2 区域管制空域结构 | 第17-20页 |
2.2 区域管制空域利用率 | 第20-23页 |
2.2.1 空域利用率 | 第20-21页 |
2.2.2 区域管制空域利用率内涵 | 第21-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时段和区域划分的区域管制空域利用率评估模型 | 第24-38页 |
3.1 时段和区域划分 | 第24-28页 |
3.1.1 时段划分 | 第24-26页 |
3.1.2 区域划分 | 第26-28页 |
3.2 区域管制空域利用率评估模型 | 第28-34页 |
3.2.1 模型建立 | 第28页 |
3.2.2 交叉点附近区域空域利用率 | 第28-29页 |
3.2.3 航路段利用率 | 第29-33页 |
3.2.4 区域管制空域利用率模型 | 第33-34页 |
3.3 算例分析 | 第34-37页 |
3.3.1 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 | 第34-35页 |
3.3.2 交叉点附近区域空域利用率和航路段利用率 | 第35-37页 |
3.3.3 确定权值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基于安全空间的区域管制空域利用率评估模型 | 第38-51页 |
4.1 航空器的安全间隔 | 第38-40页 |
4.2 航迹数据预处理 | 第40-42页 |
4.3 模型建立 | 第42-44页 |
4.3.1 考虑安全空间的空域利用率 | 第42-43页 |
4.3.2 区域管制空域利用率评估模型 | 第43-44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44-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区域管制空域的动态空域利用率 | 第51-63页 |
5.1 动态空域利用率 | 第51-52页 |
5.2 动态空域利用率曲线 | 第52-53页 |
5.3 区域管制空域动态空域利用率曲线的曲线拟合方法 | 第53-56页 |
5.3.1 区域管制空域利用率离散点集 | 第53页 |
5.3.2 基于拟合函数的曲线拟合方法 | 第53-56页 |
5.4 算例分析 | 第56-62页 |
5.4.1 区域管制空域利用率计算 | 第56-57页 |
5.4.2 区域管制空域的动态空域利用率曲线 | 第57-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