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飞燕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 | 第10-13页 |
1.2 地震震害及地震分析的意义 | 第13-16页 |
1.2.1 地震概述 | 第13-14页 |
1.2.2 桥梁地震震害 | 第14-15页 |
1.2.3 地震响应分析的意义 | 第15-16页 |
1.3 飞燕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17-19页 |
1.4.1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3 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17-19页 |
第2章 地震响应分析基本理论 | 第19-26页 |
2.1 弹性静力法 | 第19-20页 |
2.2 反应谱法 | 第20-21页 |
2.3 动态时程分析法 | 第21-22页 |
2.4 功率谱法 | 第22-23页 |
2.5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 第23-24页 |
2.5.1 嵌固法 | 第24页 |
2.5.2 “6弹簧法” | 第24页 |
2.5.3 “m法” | 第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飞燕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有限元模型模拟 | 第26-32页 |
3.1 飞燕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有限元模型模拟 | 第26-28页 |
3.1.1 飞燕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有限元模型模拟原则 | 第26页 |
3.1.2 飞燕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有限元模型模拟要求 | 第26-28页 |
3.2 工程概况及技术参数 | 第28-29页 |
3.2.1 工程概况 | 第28-29页 |
3.2.2 技术参数 | 第29页 |
3.3 资阳沱江三桥动力计算有限元模型 | 第29-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资阳沱江三桥动力特性分析 | 第32-43页 |
4.1 桥梁结构动力平衡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 第32-33页 |
4.2 特征值问题及求解 | 第33-34页 |
4.3 特征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34-37页 |
4.3.1 矩阵迭代(Stodola)法 | 第34-35页 |
4.3.2 Rayleigh-Ritz方法 | 第35-36页 |
4.3.3 子空间迭代法 | 第36-37页 |
4.4 动力特性计算结果 | 第37-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资阳沱江三桥地震反应谱分析 | 第43-55页 |
5.1 反应谱基本理论 | 第43-46页 |
5.1.1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 | 第43页 |
5.1.2 地震反应谱的形成 | 第43-45页 |
5.1.3 反应谱的组合方法 | 第45-46页 |
5.2 反应谱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资阳沱江三桥时程反应分析 | 第55-68页 |
6.1 资阳沱江三桥的时程反应分析 | 第55-67页 |
6.1.1 选用地震波 | 第55-56页 |
6.1.2 一致激励下的时程分析 | 第56-64页 |
6.1.3 考虑行波效应的时程分析 | 第64-67页 |
6.2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