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肢格构柱—贝雷梁模板支撑体系空间力学行为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模板支撑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模板支撑体系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模板支撑体系研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2 支架稳定性的相关理论 | 第15-31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稳定问题的类型 | 第15-17页 |
2.3 稳定问题的计算 | 第17-25页 |
2.3.1 临界力的计算方法 | 第17-22页 |
2.3.2 剪力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22-25页 |
2.4 稳定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 第25-30页 |
2.4.1 有限单元法的引进 | 第25-26页 |
2.4.2 有限单元法在支架稳定性中的应用 | 第26-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模板支撑体系简介 | 第31-45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工程概况及结构简介 | 第31-32页 |
3.3 施工方案比选 | 第32-35页 |
3.4 施工操作要点 | 第35-41页 |
3.4.1 基础处理 | 第35-36页 |
3.4.2 钢管柱安装 | 第36-38页 |
3.4.3 贝雷梁拼装 | 第38-39页 |
3.4.4 模板安装 | 第39-40页 |
3.4.5 支架预压 | 第40页 |
3.4.6 混凝土浇筑 | 第40页 |
3.4.7 预应力张拉与压浆 | 第40-41页 |
3.4.8 模板支撑体系拆除 | 第41页 |
3.5 施工流程 | 第41-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双肢格构柱-贝雷梁支架模型的建立与结构分析 | 第45-63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MIDAS/CIVIL 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45-46页 |
4.3 单根钢管柱与格构柱的力学模型建立 | 第46-50页 |
4.3.1 单根钢管柱的临界力求解 | 第47-48页 |
4.3.2 双肢格构柱的临界力求解 | 第48-50页 |
4.4 格构柱-贝雷梁支架整体模型的建立 | 第50-56页 |
4.4.1 相关力学参数 | 第50-52页 |
4.4.2 模型建立要点 | 第52页 |
4.4.3 力学计算模型 | 第52-56页 |
4.5 模板支撑体系屈曲计算结果 | 第56-61页 |
4.5.1 钢管柱单肢稳定性验算 | 第57-58页 |
4.5.2 跨中处格构式结构稳定性验算 | 第58-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模板支撑体系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63-87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风荷载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 钢管柱横向布置对支架稳定性的影响 | 第64-67页 |
5.3.1 有无横向联系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2 纵横向间距的影响 | 第65-67页 |
5.3.3 小结 | 第67页 |
5.4 l_n/H 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第67-78页 |
5.4.1 H 为变量 | 第68-72页 |
5.4.2 l_n为变量 | 第72-74页 |
5.4.3 同时变化 H 与l_n | 第74-78页 |
5.4.4 小结 | 第78页 |
5.5 S_n/D 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第78-83页 |
5.5.1 钢管柱支架屈曲分析 | 第78-80页 |
5.5.2 格构柱支架屈曲分析 | 第80-82页 |
5.5.3 小结 | 第82-83页 |
5.6 斜缀条截面积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第83-85页 |
5.6.1 斜缀条面积的影响 | 第83-85页 |
5.6.2 小结 | 第85页 |
5.7 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85-86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7页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