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降雨格局和氮沉降对草地植物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2页 |
1.2.2 克隆植物繁殖权衡与对策及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3页 |
1.2.3 羊草“二性”繁殖及其繁殖分配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4页 |
1.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2 试验区域与方法 | 第15-21页 |
2.1 研究区域 | 第1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2.2.2 实验准备 | 第15-16页 |
2.2.3 实验处理 | 第16-18页 |
2.2.4 取样方法 | 第18-19页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19-20页 |
2.3.1 调查和测定指标 | 第19页 |
2.3.2 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55页 |
3.1 羊草营养构件间生物量及碳水化合物的分配 | 第21-35页 |
3.1.1 营样构件间生物量的分配 | 第21-25页 |
3.1.2 营养构件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分配 | 第25-30页 |
3.1.3 营样构件间淀粉含量的分配 | 第30-35页 |
3.2 羊草无性和营养构件生物量及碳水化合物的分配 | 第35-47页 |
3.2.1 无性和营养构件生物量的分配 | 第35-39页 |
3.2.2 无性和营养构件可溶性糖含量的分配 | 第39-43页 |
3.2.3 无性和营养构件淀粉含量的分配 | 第43-47页 |
3.3 羊草无性和有性繁殖生物量及碳水化合物的分配 | 第47-55页 |
3.3.1 无性和有性繁殖生物量的分配 | 第47-50页 |
3.3.2 无性和有性繁殖可溶性糖含量的分配 | 第50-52页 |
3.3.3 无性和有性繁殖淀粉含量的分配 | 第52-55页 |
4 讨论 | 第55-58页 |
4.1 降雨量变化、氮沉降和密度制约对羊草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第55-56页 |
4.2 降雨量变化、氮沉降和密度制约对羊草可溶性糖分配的影响 | 第56页 |
4.3 降雨量变化、氮沉降和密度制约对羊草淀粉分配的影响 | 第56-5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