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分量法的配电系统短路故障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1.2 配电系统短路故障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配电系统的特点及三相模型 | 第12-31页 |
| 2.1 配电网特点 | 第12-18页 |
| 2.1.1 配电系统的基本特点 | 第12-13页 |
| 2.1.2 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 | 第13-18页 |
| 2.2 各元件三相模型 | 第18-30页 |
| 2.2.1 电源模型 | 第18页 |
| 2.2.2 配电线路模型 | 第18-20页 |
| 2.2.3 配电变压器模型 | 第20-27页 |
| 2.2.4 配电负荷模型 | 第27-29页 |
| 2.2.5 并联电容器 | 第29-30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基于相分量法的配电系统短路分析 | 第31-52页 |
| 3.1 配电系统短路概述 | 第31-32页 |
| 3.2 隐式Zbus 高斯算法 | 第32-40页 |
| 3.2.1 节点导纳矩阵 | 第32-34页 |
| 3.2.2 算法步骤 | 第34-36页 |
| 3.2.3 算例分析 | 第36-40页 |
| 3.3 配电系统短路故障分析 | 第40-51页 |
| 3.3.1 节点处发生短路故障 | 第41-48页 |
| 3.3.2 非节点处发生短路故障 | 第48-49页 |
| 3.3.3 算例分析 | 第49-5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