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营养输入与捕食作用对不同底栖生物群的影响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7页
    1 食物网上下行效应的研究第10-18页
        1.1 上下行效应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第10-15页
            1.1.1 关于下行效应的研究第10-12页
            1.1.2 关于上行效应的研究第12-13页
            1.1.3 上下行效应的共同作用第13-15页
        1.2 上下行效应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第15-16页
            1.2.1 Worm等(2002)理论模型介绍第15-16页
        1.3 影响上下行效应调控多样性的因素第16-18页
            1.3.1 生态系统类型第16-17页
            1.3.2 营养输入水平第17页
            1.3.3 捕食者取食偏好第17页
            1.3.4 被捕食者类群第17-18页
    2 食物网多营养级关系研究第18-23页
        2.1 多营养级相互作用关系第20-21页
            2.1.1 营养级联效应第20-21页
            2.1.2 其他多营养级相互作用方式第21页
        2.2 上下行效应与多营养级关系第21-22页
        2.3 多营养级关系与多样性第22-23页
    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27页
        3.1 本研究立题依据第23页
        3.2 本研究提出的概念模型第23-25页
            3.2.1 概念模型第23-24页
            3.2.2 选择底栖微藻的原因及相关研究第24页
            3.2.3 选择细菌的原因及相关研究第24-25页
            3.2.4 选择底栖线虫的原因及相关研究第25页
        3.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3.3.1 本研究的目的第25-26页
            3.3.2 本研究的意义第26页
        3.4 实验假说第26-27页
            3.4.1 上下行效应对不同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第26页
            3.4.2 上下行效应的交互作用第26页
            3.4.3 上下行效应介导的多营养级相互作用第26-27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7-38页
    1 研究地点第27页
    2 实验样方设置第27-30页
    3 采样方法第30-31页
        3.1 藻类样品采集第30页
        3.2 细菌样品采集第30页
        3.3 线虫样品采集第30-31页
    4 样品处理第31-38页
        4.1 叶绿素测定第31页
        4.2 藻类鉴定和计数第31-33页
        4.3 细菌多样性的测定第33-36页
        4.4 底栖线虫的鉴定和计数第36-37页
        4.5 数据处理方法第37-38页
第三章 结果第38-47页
    1 底栖微藻群落受营养输入与捕食作用的影响第38-41页
        1.1 底栖微藻生物量第38-39页
        1.2 底栖微藻个体数量第39页
        1.3 硅藻物种多样性第39-40页
        1.4 硅藻优势种的变化第40-41页
    2 细菌受营养输入与捕食作用的影响第41-42页
        2.1 细菌多样性第41-42页
        2.2 细菌优势种的变化第42页
    3 线虫群落的变化第42-47页
        3.1 线虫个体数量第42-44页
        3.2 线虫多样性第44页
        3.3 线虫各营养类群第44-47页
第四章 讨论第47-52页
    1 个体数量主要受上行效应调控第47-48页
    2 物种多样性受上行效应和下行效应的共同调控第48-49页
    3 硅藻和细菌多样性在受下行效应调控时所表现出的差异第49-50页
    4 线虫受到的营养级联作用第50-5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5页
    1 实验结论第52-53页
        1.1 本实验的主要结论第52-53页
        1.2 对本实验概念模型的验证第53页
    2 研究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5页
附表1 本研究中发现的底栖硅藻名录第65-68页
附表2 各实验处理中的细菌OTU数第68-70页
附表3 本研究中发现的线虫名录第70-72页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已发表、拟投稿论文及获奖情况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宁波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研究
下一篇:基于AHP和GST的高校图书馆员工绩效考核建模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