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互花米草与蟹类扰动对崇明东滩植物种间关系及生地化循环的影响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30页
    1.1. 生物扰动概述第12-13页
    1.2. 生物扰动的生态效应第13-22页
        1.2.1. 植物入侵对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第13-18页
        1.2.2. 动物扰动对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第18-21页
        1.2.3. 动物扰动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21-22页
    1.3. 有关生物扰动对生态系统过程影响的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第22-23页
    1.4. 研究系统——长江河口崇明东滩盐沼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第23-27页
        1.4.1. 自然条件概况第23-24页
        1.4.2. 盐沼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第24页
        1.4.3. 崇明东滩的植物分布及种间关系第24-26页
        1.4.4. 崇明东滩互花米草入侵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第26页
        1.4.5. 崇明东滩蟹类分布特征及生态系统效应第26-27页
    1.5.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与意义第27-30页
第二章 蟹类扰动对互花米草与土著植物种间关系的影响第30-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2.1.1. 实验设计第30-31页
        2.1.2. 植物生物量与土壤性质测定第31-32页
        2.1.3. 统计分析第32页
    2.2. 结果第32-36页
        2.2.1. 蟹类扰动对三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第32-33页
        2.2.2. 蟹类扰动对外来和土著植物种间关系的影响第33-34页
        2.2.3. 土壤无机氮动态与植物生物量的关系第34-36页
    2.3. 讨论第36-40页
        2.3.1. 植物种间关系的变化第36-37页
        2.3.2. 蟹类扰动对植物种间关系的间接影响第37-39页
        2.3.3. 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互花米草入侵时间与蟹类扰动对土壤自由固氮速率和固氮基因(nifH)多样性的影响第40-5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3.1.1. 样方设置第41页
        3.1.2.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41-43页
        3.1.3. 统计分析第43页
    3.2. 结果第43-51页
        3.2.1. 生物扰动对土壤固氮速率的影响第43-47页
        3.2.2. 生物扰动对nifH基因多样性的影响第47-51页
    3.3. 讨论第51-58页
        3.3.1. 互花米草群落年龄与土壤自由固氮速率的关系第52-53页
        3.3.2. 蟹类扰动对不同年龄互花米草群落中土壤固氮速率的影响第53-54页
        3.3.3. 生物扰动对固氮微生物群多样性的影响第54-55页
        3.3.4. 生物扰动引起的环境异质性与固氮微生物功能群的关系第55-57页
        3.3.5. 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互花米草与蟹类扰动对盐沼氮转化的影响第58-8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9-62页
        4.1.1. 样方设置第59页
        4.1.2.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59-62页
        4.1.3. 数据分析第62页
    4.2. 结果第62-76页
        4.2.1. 生物扰动的强度第62-63页
        4.2.2. 生物扰动对土壤碳、氮库变化的影响第63-68页
        4.2.3. 生物干扰对土壤氮库转化速率的影响第68-71页
        4.2.4. 环境因子与氮库变化量的关系第71页
        4.2.5. 生物扰动对碳氮关系的影响第71-76页
    4.3. 讨论第76-80页
        4.3.1. 植物入侵对氮转化的影响第76-77页
        4.3.2. 蟹类扰动对氮转化的影响第77-78页
        4.3.3. 生物扰动对碳-氮耦合关系的影响第78页
        4.3.4. 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互花米草与蟹类扰动对盐沼中铁硫循环及其与碳氮循环关系的影响第80-112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81-84页
        5.1.1. 样地设置第81页
        5.1.2. 样品采集及分析第81-83页
        5.1.3. 统计分析第83-84页
    5.2. 结果第84-106页
        5.2.1. 生物扰动强度第84页
        5.2.2. 生物扰动对土壤化学成分分布的总体影响第84-89页
        5.2.3. 不同处理下土壤化学成分的分布特征第89-100页
        5.2.4. 不同处理下土壤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第100-106页
    5.3. 讨论第106-112页
        5.3.1. 土相与孔隙水相中土壤化学成分的分布第106-107页
        5.3.2. 生物扰动对厌氧碳氧化途径分配的影响第107-110页
        5.3.3. 生物扰动对铁硫酸盐还原与氮循环关系的影响第110-111页
        5.3.4. 小结第111-11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2-115页
    6.1. 主要结论第112-113页
    6.2. 研究展望第113-115页
附录1.土壤化学指标的化学测定第115-124页
附录2:土壤自由固氮微生物种类第124-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52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与著作第152-154页
致谢第154-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相氢转移策略的绿色新催化体系研究
下一篇:服务失败后顾客抱怨和服务补救研究--顾客信任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