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期货的理论知识 | 第12-21页 |
1.1 期货市场的产生 | 第12-13页 |
1.1.1 现货交易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12页 |
1.1.2 远期合同贸易方式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第12-13页 |
1.1.3 期货市场的产生 | 第13页 |
1.2 期货市场功能的制度设计基础 | 第13-15页 |
1.2.1 期货合约的特征 | 第13-14页 |
1.2.2 期货市场的制度特征 | 第14-15页 |
1.3 期货市场的功能 | 第15-18页 |
1.3.1 风险转移功能 | 第15-16页 |
1.3.2 价格发现功能 | 第16页 |
1.3.3 期货市场其他功能 | 第16页 |
1.3.4 期货市场功能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4 中国商品期货的发展 | 第18-21页 |
1.4.1 我国期货市场起到的功能 | 第18-19页 |
1.4.2 我国期货市场仍存的不足 | 第19-21页 |
第2章 美国生猪期货介绍以及实证研究 | 第21-28页 |
2.1 美国农产品期货与生猪期货介绍 | 第21-22页 |
2.1.1 美国农产品期货的发展 | 第21页 |
2.1.2 期货市场对美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 第21-22页 |
2.1.3 美国牲畜期货市场 | 第22页 |
2.1.4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牲畜期货的上市 | 第22页 |
2.2 美国经验介绍 | 第22-24页 |
2.2.1 瘦肉猪期货期货合约取代生猪期货合约 | 第22-23页 |
2.2.2 美国生猪期货对美国生猪行业的作用 | 第23-24页 |
2.3 美国推出生猪期货的实证分析 | 第24-26页 |
2.3.1 期货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 | 第24-25页 |
2.3.2 美国生猪期货对现货价格波动的作用 | 第25-26页 |
2.4 美国生猪期货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8页 |
2.4.1 推出生猪期货产品 | 第26-27页 |
2.4.2 加快生猪行业自我发展,配合期货产品推出 | 第27-28页 |
第3章 我国生猪行业现状 | 第28-33页 |
3.1 我国生猪市场总体概况 | 第28-29页 |
3.2 我国生猪市场存在问题 | 第29页 |
3.2.1 疫病频发 | 第29页 |
3.2.2 我们养猪产业规模化程度低,风险承受能力低下 | 第29页 |
3.2.3 养猪缺乏合理的引导 | 第29页 |
3.2.4 行业淘汰机制难以建立 | 第29页 |
3.3 生猪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及蛛网理论 | 第29-33页 |
第4章 我国推出生猪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 第33-46页 |
4.1 我国推出生猪期货的必要性 | 第33-35页 |
4.1.1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频繁 | 第33页 |
4.1.2 有利于规模化养殖和建立有效的生猪防控防疫体系 | 第33-34页 |
4.1.3 国际金融市场的话语权 | 第34页 |
4.1.4 帮助政府完善市场调控体系,弥补政策空缺 | 第34-35页 |
4.2 我国目前推出生猪期货的可行性 | 第35-36页 |
4.2.1 我国生猪期货交易的需求十分旺盛 | 第35页 |
4.2.2 我国生猪现货规模巨大 | 第35页 |
4.2.3 价格波动频繁 | 第35-36页 |
4.2.4 质量标准初步形成 | 第36页 |
4.3 我国推出生猪期货的方案研究 | 第36-46页 |
4.3.1 生猪期货市场的构成要素 | 第36-38页 |
4.3.2 生猪交割质量标准及等级 | 第38-40页 |
4.3.3 生猪交割地点 | 第40页 |
4.3.4 生猪交割方式 | 第40-44页 |
4.3.5 我国推出生猪期货的还应注意的问题 | 第44-46页 |
总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