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游艇检验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6-24页 |
2.1 游艇检验管理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2.1.1 游艇 | 第16-17页 |
2.1.2 游艇检验 | 第17-18页 |
2.1.3 游艇检验管理 | 第18-19页 |
2.1.4 游艇检验管理的特点 | 第19页 |
2.2 游艇检验管理相关理论 | 第19-24页 |
2.2.1 游艇检验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3 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22页 |
2.2.4 政府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游艇检验管理的现状 | 第24-33页 |
3.1 我国游艇检验管理架构 | 第25-26页 |
3.1.1 我国游艇法定检验管理 | 第25-26页 |
3.1.2 我国游艇行业自律检验管理 | 第26页 |
3.2 我国游艇检验管理发展历程 | 第26-28页 |
3.2.1 我国游艇产业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3.2.2 游艇检验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3.3 我国游艇检验管理取得的成就 | 第28-29页 |
3.3.1 建立并不断完善游艇相关管理和技术规定 | 第28页 |
3.3.2 已建立的技术标准为区分游艇与商船检验管理奠定基础 | 第28页 |
3.3.3 现有游艇检验管理初步满足游艇产业发展要求 | 第28-29页 |
3.4 我国游艇检验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第29-33页 |
3.4.1 存在的不足 | 第29-31页 |
3.4.2 造成不足的原因 | 第31-33页 |
第4章 发达国家游艇检验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33-38页 |
4.1 发达国家游艇检验管理的经验 | 第33-34页 |
4.1.1 游艇严格检验管理经验 | 第33-34页 |
4.1.2 游艇宽松检验管理经验 | 第34页 |
4.2 发达国家游艇检验管理模式的个例经验 | 第34-36页 |
4.2.1 意大利游艇检验管理模式 | 第34-35页 |
4.2.2 英国游艇检验管理模式 | 第35页 |
4.2.3 澳大利亚游艇检验管理模式 | 第35页 |
4.2.4 美国游艇检验管理模式 | 第35-36页 |
4.2.5 新加坡游艇检验管理模式 | 第36页 |
4.3 发达国家游艇检验管理的经验启示 | 第36-38页 |
4.3.1 休闲娱乐是定义游艇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 第36页 |
4.3.2 行业自律是游艇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 第36页 |
4.3.3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游艇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 | 第36-38页 |
第5章 我国游艇检验管理对策建议 | 第38-45页 |
5.1 游艇检验管理近期目标 | 第38-39页 |
5.1.1 游艇检验管理近期目标设定的意义 | 第38-39页 |
5.1.2 游艇检验管理近期目标可实现性分析 | 第39页 |
5.2 游艇检验管理远期目标 | 第39-40页 |
5.2.1 游艇检验管理远期目标设定的意义 | 第39-40页 |
5.2.2 游艇检验管理远期目标可实现性分析 | 第40页 |
5.3 完善我国游艇检验管理的对策 | 第40-45页 |
5.3.1 建立游艇独立的检验管理模式 | 第40-41页 |
5.3.2 推行对等、公平的游艇检验管理政策 | 第41页 |
5.3.3 明确游艇检验管理的职能分工 | 第41-42页 |
5.3.4 明确游艇检验管理发展的需求 | 第42页 |
5.3.5 完善游艇检验管理制度建设 | 第42-43页 |
5.3.6 不断完善游艇检验管理法规 | 第43页 |
5.3.7 建议组建游艇协会 | 第43页 |
5.3.8 培养和引进游艇专业技术人才 | 第43-45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5-47页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45页 |
6.2 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