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 1.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 | 第13-14页 |
|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界定 | 第13页 |
|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理论假设 | 第13-14页 |
| 2 语音加工缺陷与发展性阅读障碍 | 第14-15页 |
| 3 Frith 的阅读能力的发展阶段理论 | 第15-16页 |
| 4 双语阅读障碍的假设与跨语言迁移 | 第16-17页 |
| ·语言相互依赖假设 | 第16页 |
| ·正字法依赖假设 | 第16-17页 |
| 5 语音缺陷的跨语言迁移 | 第17-21页 |
| ·语音意识缺陷与发展性阅读障碍 | 第18-19页 |
| ·国内外关于语音意识缺陷与汉英两种语言阅读障碍的研究 | 第19-20页 |
| ·语音意识成分缺陷的跨语言一致性与“基于文字独特性”研究 | 第20-21页 |
| 6 语音意识的跨语言迁移问题 | 第21-24页 |
| ·不同语言正字法的语音意识结构的差异 | 第21-22页 |
| ·汉语语音意识和英语语音意识的结构维度 | 第22-23页 |
| ·英语语音意识与英语字词阅读的关系 | 第23页 |
| ·L2 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与 L1 汉语语音意识的关系 | 第23-24页 |
| 7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二部分问题提出与总体研究设计 | 第25-31页 |
| 1 问题提出 | 第25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 ·理论意义 | 第25-26页 |
| ·实践意义 | 第26页 |
| 3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 4 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 5 研究框架 | 第27-29页 |
| 6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9-31页 |
| 第三部分 具体研究 | 第31-61页 |
| 研究一汉语语音意识型阅读障碍儿童的英语语音意识和字词阅读——特点与关系 | 第31-51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 2 研究假设 | 第31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31-35页 |
| ·实验被试 | 第31-33页 |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 ·实验程序 | 第34-35页 |
| 4 数据处理 | 第35页 |
| 5 结果与分析 | 第35-45页 |
| ·三、四年级阅读正常组和障碍组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总分的得分情况 | 第35-36页 |
| ·三、四年级阅读障碍组和正常组儿童英语语音意识、字词阅读及各成分的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 ·阅读障碍儿童汉语语音意识与英语语音意识和英语字词阅读的关系 | 第38-41页 |
| ·正常组儿童汉语语音意识及各成分与英语语音意识、字词阅读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41-45页 |
| 6 讨论 | 第45-49页 |
| ·汉语语音意识型阅读障碍儿童的英语语音意识、英语阅读及各成分学习的特点分析 | 第45-46页 |
| ·汉语语音意识型阅读障碍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及各成分对英语语音意识、英语字词阅读及各成分的预测作用分析 | 第46-49页 |
| 7 结论 | 第49-51页 |
| 研究二汉语语音意识型阅读障碍儿童的英语教学的培养 | 第51-61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 2 研究假设 | 第31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31-54页 |
| ·被试 | 第51-52页 |
| ·研究设计 | 第52页 |
| ·研究工具 | 第52页 |
| ·研究程序 | 第52-54页 |
| ·数据处理 | 第54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 ·前侧情况 | 第54-57页 |
| ·培养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英语语音意识、汉语语音意识和汉语拼写方面的比较 | 第57-58页 |
| 5 讨论 | 第58-60页 |
| ·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后英语语音意识总得分及各成分得分的差异 | 第58-59页 |
| ·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后的汉语语音意识总得分及各成分和汉语拼写和汉语总得分及各成分的成绩差异 | 第59-60页 |
| 6 结论 | 第60-61页 |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 第61-67页 |
| 1 汉语加工经验对英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 | 第61页 |
| 2 汉语语音意识型阅读障碍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及各成分对英语语音意识、英语字词阅读及各成分的预测作用分析 | 第61-64页 |
| 3 汉语语音意识型阅读障碍儿童的培养 | 第64-67页 |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 第67-69页 |
| 第六部分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附录 | 第75-79页 |
| 后记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