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综述 | 第13-36页 |
1.1 虾青素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第13-15页 |
1.2 虾青素的功能及应用 | 第15-17页 |
1.3 虾青素的来源 | 第17-19页 |
1.4 法夫酵母虾青素的合成途径 | 第19-22页 |
1.5 提高法夫酵母合成虾青素水平的策略 | 第22-25页 |
1.6 法夫酵母合成虾青素的代谢调控分析 | 第25-31页 |
1.7 构建法夫酵母高产虾青素基因工程菌株 | 第31-34页 |
1.8 本研究立项依据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6-57页 |
2.1 菌株及质粒 | 第36-38页 |
2.2 化学药品及培养基 | 第38-39页 |
2.3 方法 | 第39-57页 |
第三章 氧和盐胁迫对法夫酵母合成虾青素的影响 | 第57-72页 |
3.1 前言 | 第57页 |
3.2 结果 | 第57-70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70-72页 |
第四章 虾青素合成酶(CrtS)过表达对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第72-90页 |
4.1 前言 | 第72页 |
4.2 结果 | 第72-86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86-90页 |
第五章 高产虾青素突变菌株脱糖阻遏机制的探讨 | 第90-117页 |
5.1 前言 | 第90页 |
5.2 结果 | 第90-114页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114-11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17-122页 |
6.1 总结与结论 | 第117-119页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第119页 |
6.3 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考及建议 | 第119-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6页 |
致谢 | 第136-139页 |
附录一 类球红细菌中构建螺菌黄素合成途径及其对光合系统复合物组装的影响 | 第139-157页 |
一、前言 | 第139-140页 |
二、结果 | 第140-153页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153-155页 |
四、参考文献 | 第155-157页 |
附录二 引物列表 | 第157-159页 |
个人简历 | 第159-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