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0-19页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3.1 国外幼儿兴趣班情况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幼儿兴趣班情况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1.4 研究方案的设计 | 第16-17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6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1.6.1 兴趣的概念 | 第17-19页 |
第2章 3-6 岁幼儿参加兴趣班实际情况的现状分析 | 第19-40页 |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19-23页 |
2.1.1 幼儿基本情况及家庭成员统计 | 第19-20页 |
2.1.2 幼儿家长年龄统计 | 第20-21页 |
2.1.3 幼儿家长学历状况统计 | 第21页 |
2.1.4 幼儿家庭结构统计 | 第21-22页 |
2.1.5 幼儿家庭收入水平统计 | 第22-23页 |
2.2 幼儿参加兴趣班受家庭因素影响的数据调查 | 第23-28页 |
2.2.1 幼儿参加兴趣班与家庭结构之间关系的数据调查 | 第23-24页 |
2.2.2 幼儿参加兴趣班与家庭收入之间关系的数据调查 | 第24-26页 |
2.2.3 幼儿参加兴趣班与家长受教育程度之间关系的数据调查 | 第26-27页 |
2.2.4 幼儿参加兴趣班与家长年龄状况之间关系的数据调查 | 第27-28页 |
2.3 幼儿参加兴趣班的具体情况及数据分析 | 第28-40页 |
2.3.1 幼儿选择兴趣班的原因 | 第28-29页 |
2.3.2 幼儿选报兴趣班的数量 | 第29-30页 |
2.3.3 幼儿参加兴趣班次数调查 | 第30-31页 |
2.3.4 幼儿参加兴趣班类型的数据调查 | 第31-35页 |
2.3.5 幼儿在兴趣班学习效果检测的数据调查 | 第35页 |
2.3.6 幼儿参加兴趣班时间的数据调查 | 第35-37页 |
2.3.7 幼儿参加兴趣班的持久性的数据调查 | 第37-38页 |
2.3.8 幼儿与家长交流兴趣班情况的数据调查 | 第38页 |
2.3.9 幼儿自身对兴趣班的态度 | 第38-40页 |
第3章 幼儿参加兴趣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9页 |
3.1 家长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3.1.1 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幼儿的兴趣选择 | 第40-41页 |
3.1.2 家长在幼儿的兴趣选择上存在盲目攀比心态 | 第41页 |
3.1.3 家庭结构和收入对幼儿参加兴趣班产生一定影响 | 第41-42页 |
3.1.4 家长对幼儿在兴趣班的学习情况缺乏深入关注 | 第42-43页 |
3.2 幼儿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3.2.1 大班幼儿参加兴趣班的种类过多 | 第43-44页 |
3.2.2 幼儿在选报兴趣班的科目时性别分化严重 | 第44-45页 |
3.2.3 幼儿每周参加兴趣班的时间过长,持久性不高 | 第45页 |
3.2.4 幼儿对兴趣班的态度大不相同 | 第45-46页 |
3.3 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6-49页 |
3.3.1 兴趣班被人为的赋予了功利的色彩 | 第46-47页 |
3.3.2 幼儿兴趣班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 第47-49页 |
第4章 幼儿参加兴趣班的指导建议 | 第49-57页 |
4.1 针对家长方面提出的建议 | 第49-53页 |
4.1.1 家长要尊重幼儿在兴趣学习上的选择 | 第49-50页 |
4.1.2 家长应该正确的认识兴趣班及其功能 | 第50-52页 |
4.1.3 家长应理性对待幼儿兴趣培养 | 第52-53页 |
4.2 针对幼儿园方面提出的建议 | 第53-55页 |
4.2.1 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 | 第53-54页 |
4.2.2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 | 第54-55页 |
4.3 针对社会相关部门提出的建议 | 第55-57页 |
4.3.1 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幼儿兴趣学习有法可依 | 第55页 |
4.3.2 社会应加大教育监管力度,完善地方性法规 | 第55-57页 |
第5章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