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9-11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9-10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 数学概念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3-19页 |
2.1 数学概念教学的涵义 | 第13页 |
2.2 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模式 | 第13-15页 |
2.3 数学概念教学的原则 | 第15-19页 |
2.3.1 整体性原则 | 第16页 |
2.3.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第16页 |
2.3.3 系统性原则 | 第16-17页 |
2.3.4 巩固性原则 | 第17页 |
2.3.5 可接受性原则 | 第17页 |
2.3.6 反馈调节原则 | 第17-19页 |
3 高中数学概念的分类 | 第19-25页 |
3.1 原始概念 | 第20-21页 |
3.2 种属概念 | 第21-22页 |
3.3 发生概念 | 第22-23页 |
3.4 关系概念 | 第23页 |
3.5 外延概念 | 第23-24页 |
3.6 形式概念 | 第24-25页 |
4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案例研究 | 第25-43页 |
4.1 原始概念的教学 | 第25-27页 |
4.2 种属概念的教学 | 第27-31页 |
4.3 发生概念的教学 | 第31-34页 |
4.4 关系概念的教学 | 第34-36页 |
4.5 外延概念的教学 | 第36-37页 |
4.6 形式概念的教学 | 第37-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