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代码转换的FPGA高级综合优化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1 科研领域高级综合工具 | 第9-10页 |
1.2.2 商业领域高级综合工具 | 第10页 |
1.3 高级综合优化方法 | 第10-12页 |
1.3.1 操作链接 | 第10-11页 |
1.3.2 位宽分析和优化 | 第11页 |
1.3.3 存储空间分配 | 第11页 |
1.3.4 Loop优化 | 第11-12页 |
1.4 论文内容概述 | 第12-14页 |
第2章 FPGA的开发流程 | 第14-23页 |
2.1 FPGA的工作原理及架构 | 第14-18页 |
2.2 传统的FPGA开发流程 | 第18-20页 |
2.3 FPGA高级综合开发流程 | 第20-23页 |
第3章 FPGA高级综合优化方法 | 第23-33页 |
3.1 软硬件划分 | 第23-24页 |
3.1.1 软硬件划分工具 | 第23页 |
3.1.2 软硬件划分的原则 | 第23-24页 |
3.2 代码转换优化 | 第24-28页 |
3.2.3 循环并行 | 第24-25页 |
3.2.4 循环融合 | 第25-26页 |
3.2.5 数据依赖性去除 | 第26-28页 |
3.3 高级综合指令优化 | 第28-31页 |
3.3.1 Vivado HLS的指令 | 第28页 |
3.3.2 PIPELINE | 第28-29页 |
3.3.3 INLINE | 第29-30页 |
3.3.4 接口设置指令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4章 优化方法应用及实验 | 第33-56页 |
4.1 Blokus Duo的开发 | 第33-46页 |
4.1.1 Blokus Duo介绍 | 第33-34页 |
4.1.2 Alpha-Beta算法 | 第34-35页 |
4.1.3 Blokus Duo方案设计 | 第35-36页 |
4.1.4 软硬件的划分 | 第36-37页 |
4.1.5 优化方法实现 | 第37-40页 |
4.1.6 Vivado配置 | 第40-41页 |
4.1.7 嵌入式Linux系统 | 第41-43页 |
4.1.8 用户空间驱动UIO | 第43-44页 |
4.1.9 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2 拟牛顿算法的开发 | 第46-53页 |
4.2.1 拟牛顿算法 | 第46-47页 |
4.2.2 拟牛顿算法的实现 | 第47-48页 |
4.2.3 模块划分 | 第48页 |
4.2.4 优化方法 | 第48-51页 |
4.2.5 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4.3 本章总结 | 第53-56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总结 | 第56-57页 |
5.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