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以及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11-14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创新点与难点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一、关于手机媒介的研究 | 第16-17页 |
二、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 | 第17-18页 |
三、关于手机媒介素养的研究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及影响”调查问卷结果 | 第19-36页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 第19-21页 |
一、性别特征 | 第19页 |
二、年级分布 | 第19-20页 |
三、专业类别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及影响调查 | 第21-36页 |
一、大学生手机媒介基本情况调查 | 第21-24页 |
二、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及接触情况调查 | 第24-27页 |
三、大学生对手机媒介的依赖情况调查 | 第27-30页 |
四、手机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 | 第30-36页 |
第二章 “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及影响”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36-58页 |
第一节 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现状分析 | 第36-43页 |
一、大学生媒介接触种类单一,手机成为大学生日常接触的首要媒介 | 第36-38页 |
二、手机媒介占据碎片化时间同时又将时间碎片化 | 第38-41页 |
三、社交是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首要动因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的影响分析 | 第43-58页 |
一、手机媒介对大学生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正面影响 | 第43-51页 |
二、手机媒介对大学生日常生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 第51-58页 |
第三章 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媒介的策略探讨 | 第58-66页 |
第一节 社会 | 第58-59页 |
一、立法、行政双剑合璧 | 第58-59页 |
二、运营者加强自律把关 | 第59页 |
第二节 学校 | 第59-61页 |
一、变堵为疏,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手机媒介 | 第60页 |
二、开设手机媒介素养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监测和辅导 | 第60-61页 |
三、积极开展校园活动,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 第61页 |
第三节 家庭 | 第61-63页 |
一、努力提升自身素养,消除代差 | 第62页 |
二、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第62-63页 |
第四节 个人 | 第63-66页 |
一、下载手机戒瘾APP,将手机关进“小黑屋” | 第63-64页 |
二、努力提升手机媒介素养,合理使用手机媒介 | 第64页 |
三、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告别“手机宅”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注释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